人们看到那衔泥垒巢的燕子时,似乎都只把它看作一种小小的动物而已。事实上,谁说它就只是一种冥漠无知的小小动物呢?在我国历史上,一些身系朝廷要职的人,有时还用它来表明自己的感恩之意,抑或把它作为避祸之具呢。关于后者,拙著《唐诗故事·燕儿救得相公命》中就曾述说唐朝贤相张九龄借以保住了性命一事。而前者,却也关系到北宋两位宰相之事,但作者写它不是用来避祸,而是拿它作为感恩的道具来用的。
这种写作手法,其实关系到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一大命题,亦即它是一种人们所喜欢使用的“比兴”手法——种含蓄地表明作者的见解或者心意的创作手段。
本文所涉主人公陈尧佐,在考取进士后,当的都几乎是魏县、中牟等县级小官。但他有着远大的志向,他曾写过一篇题为《海喻》的文章,就是以高昂远大的志向为人所称赞。尽管他历年所担任的官职都不高,但生性诙谐的他却善于自我开解,心说,就把这小官生涯作为以后官场的先期练习吧,因而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尤为难得的,从小便喜欢用功读书的陈,就是后来当了大官,他这爱好也依然没有丝毫改变。这在那个只把考取进士作为所谓“敲门砖”的时代里,不用说有其特别难得的意义;即便在当今社会,他这种读书观也是值得人们极其敬重的。
而诙谐的陈还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叫做“堆墨书”的书法体式,这是由于他在作古隶八分书时点画特别肥重的缘故,从而受到人们的赞赏。关于他这颇为自负的“堆墨书”,善写四句诗的陈还有不少颇为有趣的插曲。一天,他率领一帮人到长安一些佛寺里进香,游玩,忽然诗兴大发的他就要提笔写诗了。侍从人员一不小心竟把手中的砚台给倾斜着,这样便把墨水都倾倒了出来。见自己的鞋子里全是黑乎乎湿漉漉墨水的陈,由于性急遂把笔往那人的鼻子里一插,不写诗了;这引得大家都大笑不已。另有一次,陈在郑州当官时,有一名戏子故意在一张大纸上涂上了墨汁,同时又用粉笔在其中细细地点了四点。陈觉得奇怪,便问他这是什么意思;那戏子笑着说道:“这不就是大人您的堆墨书‘田’字吗?”这话说得陈当即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仁宗皇祐年间,①宰相吕夷简因自身年纪已大,要退休不干了。仁宗遂垂问吕:“爱卿退职后,您觉得宰相一职将由谁担任最为合适?”吕严肃地回答:“依微臣看来,陈尧佐具备宰相的才器。”仁宗听着,不觉也颔首赞同了。
一时间当上了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的陈尧佐,内心里着实感激老宰相吕夷简的举荐提拔之恩。陈自然知道,以前自己并没有为了向上爬而讨好过吕。而现在,吕却居然推荐自己担任这个被百官仰望着的要职,不用说,这就是自己人生中的非凡际遇了。而吕夷简呢,倒是还记得陈在担任枢密副使一职时,就曾对他的亲信,也就是时任祥符县令的陈诂开脱过罪责的好处。而且,目下朝廷中的人选他也是衡量过的,觉得没有人比陈尧佐担任宰相更为合适了,于是出于公心的吕便举荐了陈。
对此,大出自己意料从而感激涕零的陈公,思前想后一番后,越发觉得吕公的恩深义厚。于是他便借着说燕子跟主人的事情来比附自己跟吕公的关系,填写了一阕《踏莎行·燕词》,并携带着好酒到老宰相的府第里去拜谢。就在二人饮酒攀谈时,陈公遂使那些美丽动人的歌女唱起他这特意赋写的平生唯一一首词作来: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时拂歌尘散。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②
吕夷简听到最后一句“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时,便感到很是受用;他觉得自己的眼力不错,选了个知恩报德的人作为他的接班人,因而便颇为领情地一再点着头。因酒力作用而乜斜着眼睛的吕公,也极为高兴地迎合着新宰相陈公这敬意,不觉哼出了一句:“老夫只是‘自恨卷帘人已老’啊!”而陈公面对着老宰相这颇含叹老嗟卑的语意,当即也回报了一句来劝慰他,并与之成为一联相当工整的对仗句:
“莫愁调鼎事无功!”
不用说,陈公这就把自己对吕公的感恩之意推向了更为明确的境地。
按:① 陈尧佐(963年~1044年),亦即生于宋太祖乾德元年,卒于仁宗庆历四年。而仁宗皇祐(1049年~1054年)则在庆历(1041年~1049年)之后,故不可能出现如此年代颠倒之事;乃知宋时释文莹《湘山野录》所载时间必有误者。然本文故事情节之主要渊源,阿袁实则取径之,特此说明。② “许为邻”之“为”,动词,平声;“为谁来”之“为”,介词,则属去声。暝,平仄两读,此为仄声。重,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