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线阅读 暂停/继续 加入书签
徐海东同志与红十五军团 刘华清
我们红二十五军在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后,坚持了两年多的艰苦斗争,虽然打了许多胜仗,消灭了大量的敌人,但是由于蒋介石调来二十万重兵长期围攻扫荡,苏区已大部失掉,红军主力继续坚持已有困难,党中央便命令红二十五军主力实施战略转移,到新的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七日,我军越过京汉铁道,在鄂西、豫西地区辗转战斗,由于这里敌情、地形对我不利,不宜建立根据地,在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后,于十二月八日顺利地进入陕南地区。在鄂豫陕边区,我军又战斗了八个月,歼灭陕军数个旅,重创中央军、东北军,建立了两块游击根据地,扩大了地方武装千余人,红军主力除伤亡减员并抽调两个建制连支援地方外,全军扩充到四千余人,比初进陕南时增加了近两千人。

  红二十五军在中国革命史上所作出的伟大贡献,除有党的领导、全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斗外,军首长的正确领导和指挥是起决定作用的。徐海东同志在红二十五军中,先任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以后又任副军长、军长,不管职务怎么变动,他都在军事作战指挥上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军几经波折,由鄂豫皖重建红二十五军时的七千余人发展到一万三千多人,以后多次受到损失,全军除留下一部分部队外,长征时只剩下三千人。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鄂豫皖省委执行了第三次左倾路线造成的。而从红二十五军本身来说,它是百战百胜的,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在战术上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敢于也善于同强大的敌人作战,多次整师、整旅、整团、整营地歼灭敌人,无论大小战斗,几乎每战我军都取得了胜利。所有这些都与徐海东同志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斗争英勇顽强,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分不开。他负伤九次,不顾个人安危,每战都亲临前线直接指挥战斗,前进的路上有了障碍,他就到前面去,开辟道路,后面、侧面敌情严重,他就到后面、侧面指挥战斗,掩护全军。他那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顽强战斗作风教育着部队,全军指战员都非常熟悉和热爱这位可敬的首长,人人都佩服他的作战指挥才能。战斗中,他走到哪里,哪里人们的胜利信心就百倍地增添。

  一、准备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师

  一九三五年夏,日寇进一步入侵华北,蒋介石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卖国政策,我华北主权逐步丧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党的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率领下,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并继续北上。红二十五军的领导同志得知这一消息后,于七月十五日在长安县丰峪口召开紧急会议,分析形势,研究我军的行动方向。徐海东同志提议,我们应积极牵制敌人,保证中央和一、四方面军顺利北上,将对中国革命有重大意义,即使我们这三、四千人牺牲了,也是光荣的。会议指出配合主力红军行动是当前最紧迫的战斗任务,省委立即决定,率领红二十五军共四千人,西征牵制打击敌人,配合一、四方面军北上。部队经(幸夂皿)屋、佛坪、双石铺,西进甘肃,北渡渭水,截断从静宁至泾川的西兰公路达十八天之久。但因当时不知一、四方面军行动的准确消息,而敌军又日益集中,为避免陷入被动,红二十五军即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合。

  二、进入陕北根据地

  一九三五年八月,红二十五军在平凉以东的四十里铺渡过泾河,经镇原、庆阳县境,途中两次打退敌人骑兵的尾追,于九月三日到达陕甘边界合水县的板桥镇,休息了一晚。大家都知道前面不远就是苏区了,感到十分高兴。在离板桥镇时,军参谋长错误地判断了敌情,改变了军首长的命令,使部队当天早晨出发迟了几个小时,出发前又集合部队讲话,部队刚刚出发就遭到敌人骑兵的袭击。在这异常紧急的情况下,徐海东同志一面指挥前面的部队和军直属队迅速转移,一面飞马赶到后面指挥后卫部队顽强阻击敌人,掩护全军转危为安,但部队还是损失了二百多人。板桥战斗后,我军经太白镇、东华池,沿陕甘边界山区继续北进。这一地区十分荒僻,人烟稀少,部队断绝了粮食来源,偶尔遇到羊商贩,买下了一些羊,才度过了严重的饥饿威胁。九月七日,进至陕北根据地的保安县豹子川,不久进到永宁山,和陕北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同地方领导同志见了面。

  陕北革命根据地,是陕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斗争创建的。我军进入陕北在永宁山地区休整了四天,很快消除了疲劳。特别使大家感动的是,陕北人民对我军无微不至地关怀。农会、妇女会、儿童团给我们送粮送柴,慰问我军。赤卫军、儿童团为我们送信、站岗放哨、盘查行人。战士们看着这一切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几年前在鄂豫皖苏区,人民也是这样关心爱护我军,可是长征以后这一切都没有了。我们深深感到:红军有根据地和没有根据地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必须英勇战斗来保卫苏区,所以,军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两同志要求全军整顿军风军纪,切实执行群众纪律,和群众打成一片,搞好军民关系,同时虚心向陕北红军学习。接着,我军继续向陕北苏区内地进军。中共西北工委为迎接我军,给各级党组织发出了紧急通知,指出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有利于加强陕甘和川陕苏区的联系,是苏维埃运动在西北的一个胜利。要求发动群众,开欢迎会、庆祝会、捐送慰劳品,欢迎和慰问劳苦远征的红二十五军。九月十八日,我军在陕北党组织、红军和人民的一片热烈欢迎声中,到达延川县永坪镇。

  三、组建红十五军团

  两军会师后,在永坪举行了联欢大会。周围几十里的赤卫军和群众纷纷赶来参加,会场上横挂“欢迎红二十五军”的标语,红旗招展,歌声嘹亮,人人兴高采烈。刘志丹同志和徐海东同志先后讲话,号召两军亲密团结,携手并肩,共同为粉碎敌人“围剿”、巩固扩大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配合主力红军行动而战。徐海东同志还代表红二十五军全体指战员,对陕北党组织、红军和人民的热烈欢迎,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会后,陕北红军和红二十五军,即在中共西北工委和鄂豫陕省委合组的陕甘晋省委主持下,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政治部主任高岗,副主任郭述申。军团设立司令部、政治部、经理处、卫生部、交通队和手枪团,辖三个师:七十五师由二十五军改编,七十八师由陕北的二十六军改编,八十一师由陕北的二十七军改编,全军团共七千余人。

  陕甘革命根据地是王明路线失败后保留下来的最后一块比较完整的根据地,也是我军准备打击日寇侵略的重要前进阵地。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军会师,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西北地区大会师的前奏。这两支军队各有特点,红二十五军装备精良,能征惯战;陕北红军土生土长,同当地广大群众有密切联系。两军会师和红十五军团的建立,对彻底粉碎敌人的“围剿”,巩固和扩大陕甘根据地,迎接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北上,推动革命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军团成立后,部队在永坪地区休整了几天,军团徐、程首长指示原红二十五军的同志要认真学习陕北红军的长处,特别要注意两军的团结,要尊重陕北干部、爱护陕北工农群众,要把群众纪律进一步搞好,让军团政治部(大部是原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的人)多检查督促,无论对群众还是对陕北兄弟部队,如发生不团结或违犯组织纪律的事,首先要检查我们自己,多承担责任。所以,在这个时期,十五军团内部以及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非常密切,亲如手足。红二十五军严格的军风军纪,模范地执行群众纪律,给陕北人民留下了深刻的良好印象。

  四、三战三捷,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

  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为实现消灭我最后一块根据地和红军,使北上红军主力无立足之地,进而达到全歼红军的企图,调集十余万人的兵力,采用南进北堵、东西配合、逐步向北压缩的作战方针,于七月开始对陕甘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围剿”。陕甘红军在以刘志丹为主席的西北军委领导下,采取集中主力、各个击破的方针,先在东线的绥德、吴堡地区击溃晋绥军,接着又转移兵力打击北线敌人。正在这时,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大大增强了反“围剿”的力量。但东北军张学良对此作了错误的估计,他认为陕北红军是“土共”,没有什么战斗力,红二十五军刚到,也是疲惫之师,妄图以优势兵力迅速取胜,当即就由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指挥三个师由中部(今黄陵)经洛川向北进攻。其一一○师、一二九师进占了延安,一一○师一个营留在甘泉,王以哲率军部和一○七师驻守洛川、(鹿卩)县。与此同时,五十七军董英斌部、骑兵军何柱国指挥一○六师、一○九师、一二○师三个步兵师和骑兵第一师、第二师,由陇东庆阳、合水一带向陕北进攻。

  根据这种形势,军团领导对我军反“围剿”的出击方向作了研究。有的同志建议向北出击米脂、横山,歼灭井岳秀、高桂滋两师。徐海东同志认为,应南下打击张学良的东北军,如能歼灭其一至两个师,就会很快打破敌人的“围剿”,整个陕北的战局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这个主张,并决定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法,派八十一师二四三团围攻甘泉之敌,调动延安敌人,中途进行伏击。

  原红二十五军的指战员听说军团长决定打东北军,大家立即感到这个决定十分英明正确。我们同东北军在鄂豫皖苏区已较量过多次,歼灭了它成师、成团的部队,比较了解其特点,掌握它的一些规律,与其作战,比较有把握打胜它。徐海东同志在给一个部队动员讲话时很有风趣地说:“同志们,我们红二十五军的‘老朋友’、老运输大队--东北军又来了,又给我们送枪送炮送弹药来了,大家欢迎不欢迎啊?”战士们以震撼山谷的声音响亮地回答:“欢迎!送来的东西照收无误”。大家都说,等着听胜利的消息吧!

  红十五军团主力,经过三天急行军,绕过延安,进到甘泉附近。在甘泉北十五里的劳山附近,有一条通向延安的公路,公路两旁是连绵起伏的山岭,形成一条天然的口袋,山上林木茂密,对我军伏击敌人非常有利。徐海东和刘志丹同志带领团以上干部到现场看了地形,对参加伏击的部队进行了严密的部署,并规定每人携带三天的干粮,进入伏击地区后,不准生火,不准走动,指挥枪不响,任何人不得开枪。接着,他们分头带领部队,进人了伏击地区:八十一师二四一团于劳山北八华里地区,担任断敌退路和阻击援敌的任务;七十五师埋伏在劳山以西;七十八师埋伏在劳山和甘泉之间。部队到达预定地区后,随即进行战斗准备工作。十月一日,敌一一○师由延安向(鹿卩)县增援,敌师长何立中错误地估计了红军可以设伏的地区,在到达劳山时,他得意地向参谋长说:“共军诡计多端,我还当他们会打我一个埋伏呢,可是现在出了龙潭虎穴了。”正在这时,埋伏的红军从四面八方发起进攻,敌人顿时乱作一团。一股敌军企图夺占山头,很快被打了下去;有的企图向前突围,又被我手枪团堵住了去路;许多敌军士兵纷纷缴械投降。经过六个多小时激战,全歼敌一一○师两个团,击毙其师长何立中和参谋长范驭州,俘敌三千七百余人,缴获战马三百多匹及大量武器弹药。战后,以七十八师骑兵团一个连为基础,将手枪团配备战马,组建了军团部骑兵团。战斗下来之后,同志们说,我们徐军团长既掌握东北军的特点,又掌握我军的“脾气”、战斗能力,用兵如神,战之必胜。都说这一仗打得干脆利落,只用了六个小时。并说东北军够“朋友”,真是雪里送炭啊!咱们长征到陕北,途中消耗了那么多枪炮弹药,这下全补充上了,还送来了过冬的棉衣、棉大衣,这个“朋友”还得好好交往下去。大家兴高采烈,凯旋而归。

  敌东北军在劳山遭我沉重打击后,采用构筑碉堡、步步为营的战术,对苏区实行严密封锁,企图逐步缩小我根据地,最后围歼我军。为粉碎敌人的堡垒推进政策,军团决定乘胜发起进攻,首先拔除正在修筑碉堡的榆林桥据点。榆林桥镇,驻有一○七师一个主力团加一个营,镇南的洛河冬季可以徒涉,河的南岸是一排陡峭的小山,不便攀登;镇北背倚高原,高原上有新建碉堡,并驻有少数警戒部队。十月二十四日晚,红十五军团在徐海东同志指挥下开始行动,以红七十五师由东向西担任主攻,并派一个营警戒由榆林桥通往洛川公路;以红七十八师由西向东,先歼河西敌一个营,再会攻榆林桥;以八十一师由北向南进攻,对敌形成三面包围,并派出两支部队分别占领了洛河南面的小山和北面高原的碉堡。次日拂晓开始强袭,敌人被压缩到街内后,利用窑洞进行顽抗,我军伤亡较大,后来由于战士的发现和创造,从房上的烟筒向里投掷爆炸物,才迅速地歼灭了敌人。这次战斗,共歼敌四个营,俘敌团长高福源以下一千八百余人,在攻坚器材和经验缺乏的条件下,取得了对敌设防据点攻坚战的胜利,对我军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战后,我军以二二三团、二二五团之两个特务连和陕北一个新兵营及留队俘虏,重新组建了二二四团。

  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蒋介石妄图乘中央红军立足未稳,红十五军团在劳山、榆林桥战斗后尚未休整并在围困甘泉之际,重新增调东北军五个师的兵力,分两路组织新的进攻。企图将红军限制在洛河以西、葫芦河以北地域,尔后采取南北夹攻对我进行“围剿”。这时,鄜县西南之张村驿、杨家园、东村、套通等地的反动土顽亦乘机骚动。为迎击进犯之敌,肃清顽匪,解决部队的物资供应问题,徐海东同志亲自带领部队攻克了张村驿等据点。正在此时,毛泽东、彭德怀同志来到红十五军团司令部(驻道佐铺)。徐海东、程子华同志向毛泽东、彭德怀同志汇报了红十五军团的情况和部队今后的行动方向。毛泽东、彭德怀同志对红十五军团的作战情况和部队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表示称赞,对今后行动方向表示同意,并与徐海东、程子华同志一起研究了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整编的问题。接着于十一月上旬在鄜县西北地区,两军会合,组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辖第一军团(一、三军团编成)和第十五军团,彭德怀同志任司令员,毛泽东同志兼政治委员,约一万一千余人。红十五军团,特别是红二十五军的同志,对这次会合、整编感到特别高兴,我军成为受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直接领导的红军,是我们最大的光荣。我军过去几千人南征北战,虽然打了许多胜仗,由于不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直接领导指挥下,不能及时得到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指示,以及军事上战略战术上的直接指导,总感到领导上负担重,缺乏把握性。会合后。徐海东同志说,现在情况不同了,有中央直接领导了,今后一切大事、大政方针由中央掌管,我们就照中央指示办,要执行好、贯彻好。他教育部队要服从尊重中央的领导,要求全体干部、党员要保持自觉的党性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保证不发生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那样的错误,搞好同一方面军、陕北红军的团结,克服山头主义,他说,现在红十五军团内,有陕北同志,有中央苏区和各军团来的干部,大家说话要有利于团结,不许讲对方的怪话,互相揭短,一定要向他们学习,互相友爱,亲密无间,亲如兄弟,这样才能巩固和提高我军的战斗力,准备夺取新的战斗胜利。徐海东同志对个别领导人在陕北搞的肃反事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坚决反对秘密逮捕刘志丹同志,他说:“刘志丹同志如果是反革命,那还能有陕北根据地?”幸而中央来到陕北,很快纠正了这一错误。

  两军会合后,为粉碎东北军对我军的“围剿”,中央军委决定将敌放进直罗镇,乘敌立足未稳,集中我军主力,采取四面包围、突然进攻的战法,歼灭突入之敌,尔后再歼其后续部队。

  直罗镇是一个小盆地,三面环山,镇北有葫芦河,一条大道由西向东穿镇而过,镇东有座古老的小寨,是一个口袋形阵地。根据第一方面军指挥部的部署,红十五军团八十一师一个团继续围困甘泉,一个团在甘泉镇地区配合地方游击队钳制(鹿卩)县、中部之敌,防敌西援;派一个营清扫战场,拆毁镇东小寨寨墙,以防敌利用;以一个连进至镇西阎家村北山,担任警戒,节节抗击,诱敌深入。十五军团主力位于张村驿地区,一军团位于直罗镇东北地区。十一月二十日下午,敌一○九师进至直罗镇,我红一军团由北向南,红十五军团由南向北,同时以急行军连夜赶到直罗镇,将敌紧紧包围。二十一日拂晓,我两路红军在第一方面军首长指挥下,分别从直罗镇南北两面高山,突然向敌发起猛攻,敌六二五团、六二六团被我一军团大部歼灭,其六二七团被我十五军团大部歼灭,敌师长牛元峰,率残部向北突围多次未成,退入村东小寨负隅顽抗,于二十三日晚向西突围,被我十五军团全歼,牛元峰亦被击毙。增援直罗镇之敌一○六师、一一一师在遭我阻击后亦被迫向太白镇撤退。我两军团分三路乘胜追击,又于张家湾至羊角途中歼敌一○六师一个团。因敌已退入太白镇固守,为争取其反蒋抗日,于二十六日停止追击。直罗镇战役,全歼敌一个师另一个团,俘敌三千余人,是中央红军和红十五军团会师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这次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和红军在西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战,奠定了基础。

  直罗镇战役后,红十五军团转移到洛川东北旧县一带休整。为统一编制,军团骑兵团(除二连外)和七十八师骑兵团、少年先锋营均调军委使用。党中央为加强红十五军团的领导,先后派来一些高、中级干部,以及数百名基层军政干部。有的同志对这个问题曾产生过这样那样不恰当的想法,但徐海东同志以高度的党性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从不争个人的兵权,他热烈欢迎中央调来的干部,注意团结他们,对他们一视同仁,一样地关心、爱护和帮助。这些同志调来以后,加强了军团机关和部队的领导,对部队的建设和作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五、东渡黄河,转战晋西北

  在日寇加紧对我华北进行侵略,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山西军阀阎锡山,不仅不抗日,而且把沿黄河二十余县划为防共区,构筑碉堡地带,妄图挡住红军东出抗日的去路。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打通抗日路线,推动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发展中巩固陕甘革命根据地,扩大红军和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民主政府和中国抗日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组织抗日先锋军,并于一九三六年二月十七日发布了《东征宣言》。抗日先锋军由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组成,总司令彭德怀,总政委毛泽东,参谋长叶剑英,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为胜利进行东征,军委在延川召开高级军政干部会议,传达了作战的方针计划,部队积极进行渡河准备,并举行了东征抗日的誓师大会。

  根据军委的命令,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七十八师(八十一师随军委行动),于二月二十日晚至二十一日下午,在辛关波以三只小船相继渡过黄河,歼敌守河部队一个连。接着,在义牒镇歼守敌六十六师一个营,进至石楼城郊,因石楼敌设防坚固未战,遂进攻德县蓬门,又歼该师一个营。之后,奉军委命令北进孝义县关上村,配合红一军团歼敌一○一师。当我进至水头镇时,敌已东逃。两军团会合后,为扩大我军声势和影响,决定向孝义县兑九峪守敌一个旅(实际是四个师)进攻,一军团由北向南,七十五师、七十八师由南向北,八十一师由西向东,经一日激战,毙伤俘敌约两个团,因敌兵力过大,我军主动撤出战斗,转移至双池镇休整。根据当时形势,军委决定:红一军团和八十一师沿同蒲路向南活动,红十五军团向晋中进军,使敌人首尾难顾,以利我军组织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红十五军团于三月十八日由灵石以西之文殊垣出发。徐海东同志因前几天由大麦郊回双池镇途中,骑马摔伤,头破出血,伤势严重,仍不肯留在后方治疗,坚决要求随部队行动,用担架抬着走,表现了高度的革命精神。部队北上孝义、文水、交城、清徐地区活动,寻机歼灭敌人,军团骑兵团进至晋祠,直接威胁太原。阎锡山十分恐惧,急调主力防守太原并尾追红军。红十五军团遂于三月二十六日从岔口镇一带出发,由晋中转向晋西北,先后进到娄烦、岚县、静乐、岢岚、五寨、保德、兴县等地,使尾追之敌既打不上又放不下,既达到了调动河西晋军返回河东的目的,又掩护了刘志丹同志率领的红二十八军由神府地区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并把红十五军团的四百多伤病员安全地送回河西。四月上旬,红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在临县白文镇会师后,进至圪洞镇与敌遭遇,将敌击溃并歼其两个营。接着从离石以北出发,袭击金罗镇,又歼敌一个营。之后,兵分两路活动,红十五军团在师庄附近的大石头,与敌发生激战,将敌击溃并歼其一个团,活捉敌团长郭登瀛。四月中旬,军团奉命到大麦郊地区集中,尔后进至蓬门地区。

  为统一编制,充实部队的战斗力,红十五军团在蓬门地区进行了整编。原二二三团改为七十三师,辖二一七团、二一八团、二一九四;原二二五团改为七十五师,辖二二三团、二二四团、二二五团;七十八师番号不变,辖二三二团、二三三团、二三四团;原二二四团三个营分别编入三个师,原八十一师脱离军团建制,调方面军直接指挥。

  这时,蒋介石、阎锡山调集了近二十个师的兵力,由东、南、北三面向东征红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与此同时,蒋介石又令陕甘宁各省的国民党军队向我陕甘根据地进攻,并企图沿河封锁黄河渡口,妄图聚歼我军于晋西的隰县、石楼地区。为避免与优势的敌人决战,保存抗日力量,巩固和发展陕甘根据地,中央军委决定回师河西。根据军委指示,红十五军团于隰县地区掩护中央军委和一军团西渡黄河。在此期间与敌关麟征二十五师发生战斗,歼其一个营,相继阻住了敌人数个师的进攻。五月二日,程子华同志率七十五师、七十八师由罗正堡出发,从铁罗关西渡。徐海东同志率七十三师在罗正堡抗击敌人,完成掩护我军西渡任务后,于五月五日渡过河西。抗日先锋军全部撤回河西后,中华苏维埃政府和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于当日发表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五月十四日,中央军委在延川大相寺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庆祝东征胜利。在东征的七十五天中,红十五军团和红一军团、红二十八军并肩战斗,共歼灭和击溃敌三十一个团,毙伤俘敌一万七千余人;通过开展“扩红”运动,扩大红军七千余人;并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群众发展抗日救亡运动,为以后我军出师华北抗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红十五军团入陕后,进至延川王家坪一带休整,总结东征经验,进行西征的准备。在此期间,中央为培养干部,从军团抽调一部分团以上干部去红大学习,同时新任命了一批军团机关和部队的领导干部。

  六、西征甘宁,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

  东征红军回师陕北后,蒋介石政府仍拒绝议和,对我陕甘根据地加紧组织围攻。东有晋军,中央军,北有陕军,西有甘军,南有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形成对我四面包围的态势,并不断蚕食我根据地,吴堡、霞县、绥德、清涧、延川等地,相继为敌占领。为了巩固和发展陕甘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红军,援助绥远抗战,争取和东北军、西北军停止内战,团结抗日,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军委于五月十八日决定:以红一方面军之一部在洛川、宜川、神府开展游击战争,钳制蒋阎西渡部队及陕北、渭北敌人,以主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组成西方野战军及红二十八军西征,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五月十九日,红十五军团从延川王家坪出发,经安塞、靖边、越过长城,进抵绥远边境的宁条梁,我军七十三师夜袭小桥板镇未克。随即改为围攻,并采取政治攻势瓦解敌人。小桥板围寨的反动武装在外国教堂神父唆使下顽抗不肯投降,我军近逼围寨、修掩体、挖战壕,携带云梯预备登城,还用山炮向寨内轰击,摆出一付攻城的架势;同时,不断向敌人喊话,要求对方派人出来和谈,否则就摧毁全城。这时,围寨墙上传下口信,要求我军先派人进去谈判,为证实对方的诚意,军团政治部敌工部长唐天际同志派我先到寨墙下与对方先谈判,我同对方谈妥后,又同唐天际同志一起到寨子里同天主教堂神父,民团头头进行具体谈判,并取得了成功,我军撤围,敌人打开城门迎接我军,还送了一些粮食布匹。彭德怀同志赞扬我勇敢沉着,敢于在两军阵前、敌人未停火的情况下前去与敌人谈判,并给我以嘉奖。此后,红十五军团分路西进。七十八师攻克定边,歼敌马鸿逵一个骑兵连及保安团全部,俘敌三百五十余人,缴战马一百八十匹,受到了彭司令员的表扬。接着继续西进,经苦战两昼夜,攻占宁夏的盐池,又歼敌马鸿逵骑兵营及地方反动武装一部,并在该地发动组织群众,建立了革命政权。七十五师袭击安边未克。同七十三师继续西进,于六月底攻占豫旺县城歼敌马鸿逵骑兵旅一个营及地方民团一部,缴获战马六百余匹,军团骑兵连扩大为骑兵团。七十三师进占同心城、红城水、下马关、王家团寨等地,并和七十五师协同,围攻韦州,守敌二千余人据寨抵抗,在我击退马鸿逵骑兵旅援兵后,守敌逃跑,韦州被我占领。七月上旬,我七十三师、七十五师会合,西进到同心城,接着又转到海原东、灵武南、金鸡一带活动,开辟新根据地,并打击小股进犯之敌。七十八师则进至红城水、豫旺地区休整,发动群众巩固新建立之根据地。

  不久,全军团集中在豫旺地区进行整训,加强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提高军政素质。彭德怀同志亲自到我军团给团以上干部作政治形势报告,并连续开过几次干部会议,动员布置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实现全国红军大会师,进一步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全国抗日运动的新高涨。

  一九三六年八月,红二、四方面军进至甘南。根据军委的战略计划,红十五军团于九月集中行动,按七十三师、七十五师、七十八师的序列,西出并南下,向西兰公路挺进,协同兄弟红军,粉碎敌人对我二、四方面军的堵击和追击计划。我七十三师一个团,于十月上旬进到会宁西南,与四方面军之三十军会合,不久军团主力于打拉池与四方面军总部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国民党在静、会地区集中五个军的兵力,分四路向我主力红军追击。红十五军团奉命掩护红一、二、四方面军东进陕甘苏区,在会宁以北地区,节节抗击,采取积极运动防御的战法,三天中在十五里之内辗转战斗,阻击了胡宗南部等八个师及一个骑兵旅的进攻,然后转移到同心城、王家团寨一带休整,并准备打击进犯之敌。这时,敌人以两个师在正面吸引我军,主力分两路向我侧后迂回,形成包围态势,鉴于我军已完成掩护任务,即摆脱敌人合围,转移到豫旺地区,待机迎击敌人。

  十一月下旬,为打击胡宗南主力,壮大我军声威,红十五军团全部奉命协同红一军团,会攻山城堡之敌七十八师,红一军团由东南向西北攻击,红十五军团由东北向西南攻击,在二、四方面军部队的配合下,经一昼夜激战,全歼敌一个整旅另两个整团,击毙敌旅长丁德隆,仅十五军团即俘敌三千余人。山城堡战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仗,给了蒋介石嫡系部队以沉重打击,迫使敌主力停止进攻,向西撤退。这次战斗后,红十五军团即在该地区休整,进行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的活动。

  七、粉碎敌人内战阴谋,准备直接对日作战

  在我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在高涨的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在广大东北军和西北军十七路军官兵联共抗日的强烈要求下,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接受了我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并对蒋介石的反动“剿共”政策采取了果断的抵制措施,干十二月十二日发动西安事变,逮捕蒋介石,迫使其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事变发生后,以汪精卫、何应钦为首的国民党亲日派,妄图挑起“讨伐”战争,继续推行对日投降的反动内战政策。何应钦自任“讨伐军”总司令,调派大批飞机轰炸渭南县城和赤水车站,同时以卫立煌率十二个师,沿陇海路进至潼关地区,企图夺取西安,阴谋发动新的内战。党中央和毛主席正确地分析形势,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针,派出以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等同志组成的代表团,于十二月十六日赴西安参加谈判,敦促南京与西安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援助张、杨准备粉碎亲日派的军事进攻。

  根据中央军委前敌总指挥部的命令,红十五军团由山城堡地区出发,日夜兼程前进,经洪德城、环县、曲子镇、庆阳、西峰镇、泾川、长武、监军镇、乾县,于一九三七年一月上旬进到咸阳地区。为打击向西安迂回的敌人,徐海东同志奉命任南路总指挥,统一指挥红十五军团、陕南的红七十四师(红二十五军转移后,在陕南特委领导下,由数路游击师和几个游击大队组成,继续坚持该地区的游击战争)、抗日第一军(原杨虎城部警备二旅第四团第九连及第四连一个排,于一九三四年十二月起义后,与我陕西省委取得联系,被命名为抗日第一军,全军约七百余人,活动于宁陕、柞水、汉阴、紫阳、洵阳、佛坪等地)及张、杨部两个师,进到西安东南地区,阻击进犯之敌。按照统一部署,红十五军团主力渡过渭水,经兰田、黑龙口,进至商县地区,七十五师进至板桥镇警戒雒南方向,七十四师和抗日第一军准备出师河南。二月初,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我党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致电该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会议经过抗日派同亲日派的斗争,终于通过了实际接受我党提议的决议案,致使全国范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内和平基本实现。在此期间,为避免引起摩擦,促进国共和谈的顺利进行,红军奉命撤回陕甘根据地。红十五军团于三日内渡过渭水,进至醴泉、乾县地区。三月初,又经(分卩)州、武长等地,移至甘肃的西峰镇、驿马关地区。抗日第一军改编为军团警卫团。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根据党中央和总政的指示,红十五军团为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在建设模范抗日部队的口号下,在驿马关地区进行了五个月的大整训。在政治思想方面,联系部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教育。为加强党政工作,建立了各级政治机关,健全了党的组织,使党政工作得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部队的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活跃,列宁室也搞起来了。在军事方面,总结了在十年内战中打游击战和运动战的经验,掀起了大练兵的热潮,进行了班、排、连的战术动作训练和射击、投弹、刺杀等技术训练,开办了机枪训练班,打骑兵、打堡垒、打飞机及沙盘作业等活动均很盛行,各师间互相竞赛、交流经验、参观学习,举行了三个师的大检阅。通过整训,部队的政治觉悟和战术、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七月七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红十五军团六千二百余人,于八月上旬由驻地出发,进至三原之桥底镇地区。八月二十日,部队进行整编,改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徐海东军团长改任旅长,将七十三师改为六八七团,七十五师改为六八八团,七十八师分别编入上述两个团,军团警卫团改为旅部警卫营,军团骑兵团调一二九师建制,七十四师上调,脱离军团建制。八月二十二日,部队由驻地出发,二十四日于芝川镇东渡黄河,挺进华北抗日前线,投入了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红十五军团从成立至改编为三四四旅,虽然不到两年的然间,但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等同志的直接指挥下,在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的有力配合和陕甘宁根据地人民的支援下,取得了历次战役的胜利,共歼敌约两个师、另三个旅、另三个团又十五个营、三个连,为巩固和扩大陕甘宁根据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红十五军团的历史,是一部光荣的、战斗的、胜利的历史,是永垂我军战史的光辉一页。徐海东同志的名字将同红十五军团的伟大功绩一起永放光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