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线阅读 暂停/继续 加入书签
保西安写诗篇 一心系抗战
1936年9月底。甘肃打拉池。

  徐海东在一扭城堡式的房子里,会见了随同红二、四方面军弟的朱德总司令和原中共鄂豫皖分局书记张国焘。

  徐海东双手紧紧握住红军总司令的手,望着他那温和而又庄严的脸和士兵般的朴素装束,激动地说:“我总觉得见过面,你指挥打仗的办法、子华同志经常说起!”朱德这个响亮的名字和崇高的威望,早就深深地在徐海东心里扎了根。

  朱德那张宽厚而仁慈的脸上出现了笑容,他诚恳地说:“我早就听说过,你很会打仗呀!在与中央和红四方面军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能单独率领红二十五军杀出重围、胜利长征,给中国革命保留了有生力量,你为中国革命立了一大功呀!”

  “我是个粗人、窑工,不会打仗,摸着干!”徐海东谦虚地说。

  总司令见徐海东诚实谦虚、直爽纯朴,笑着说:“你怎么这样客气?!”说着,他看了一下张国焘,问:“在鄂豫皖他是这样吗?”

  “在鄂豫皖,他是有名的‘徐老虎’,不但打仗勇猛,而且牵着敌人的鼻子团团转……”张国焘在总司令跟前夸自己的部下,他自己也洋洋自得。

  徐海东惊奇地望着自己的老上级,简直判若两人。这位“五四运动”时北京大学的学生领袖、中共中央的第一任组织部长、中共鄂豫皖分局的第一书记,一向飞扬跋扈、目中无人;总是以“家长”自居,好为人师;从来不能容忍别人比他强。今天,当着总司令的面怎么却说出了实话……

  徐海东迷惑不解。突然,他想起,中央提过他在长征中搞分裂活动,受到党内外的有识之士的反对,被共产国际严肃批评过。徐海东想,借此机会,跟他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徐海东向张国焘无保留地讲了红四方面军主力走后,鄂豫皖苏区的壮剧悲歌;红二十五军两次长征几经频临绝境的艰辛历程;党中央和毛泽东到达陕北后,如何英明伟大;纯利润这良、杨虎城的矛盾态度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进展情况……

  张国焘静静地听着,时而点头称赞,这次竟让他的老部下徐海东滔滔不断,说个没完。徐海东讲的故事,是真正打动了他的心,还是故作姿态,只有鬼知道。

  后来,张国焘叛逃,投到了蒋介石的怀抱。全国解放后,他侨居加拿大,了却残生。他对这次和徐海东的见面,印象极深,在他的回忆录《我的回忆》中多次以激动的笔调提及此事:

  徐海东的历斗经历,是一篇标准的红军军人的壮烈史诗……

  徐海东对于毛泽东等一到陕北,便能纠正戴季英、聂鸿钧的错误(毛泽东到达陕北后,在徐海东的建议下,平反了红二十五军中肃反扩大化被冤枉的三百多名同志。)表示敬佩……

  他特别重视党内团结,认为团结是生路,分岐是死路……

  徐海东这个朴实军人所说的这些话,显然是真情的流露,不仅可以信任,而且令人感动……(引自张国焘著《我的回忆》。)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震撼世界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这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英勇的红军将士以无比顽强的革命毅力和无坚不摧的战斗意志,创造了空前绝后的举民震惊的奇迹。

  10月20日,蒋介石不顾中共一再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正确主张,亲临西安督战。集中西北的胡宗南第一军、王均第三军、毛炳文第三十七军、王以哲第六十七军及何柱国骑兵军共五个军的兵力,分四路向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扑来,妄图趁红二、四方面军立足未稳,一举歼灭之。一时,黄沙四起,天昏地暗,陇东高原的长沟短盆里,到处布满了国民党的重兵要塞,陕甘宁边区面临着严惩的威胁。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徐海东等红军指挥员采取的作战方针是:逐次转移,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给蒋介石嫡系第一击,以利于争取其参加抗日;对不愿继续打内战而有抗日要求的第六十七军和骑兵军则积极进行统战争取工作。

  恃强骄纵的胡宗南第一军,孤军冒进。11月20日,胡宗南命令右路第七十八师进驻山城堡。瓦想夺头彩的胡宗南,没想到已大祸临头。

  中央军委指示红军主力“应即在豫旺县城以东向山城堡迅速靠近,集结兵力,准备一仗。”在前敌总指挥彭德怀指挥下,于17日就做了战斗部署:以红一、红十五军团和红四、红三十一军在山城堡之东、南、北地区隐蔽,待机出击;红二方面军、红二十八军分别箝制可能来援的东北军和胡宗南右路第一旅。

  被誉为文武兼资的儒将丁德隆,率领国民党第七十八师占据山城堡后,在山顶上修满了防御工事,靠山一带的窑洞已作为堡垒使用。山南是一条沟,形成天然屏障。阵地上摆着对空联络的布板,两架黄色的双翅飞机不时地擦着山头低飞。官兵们在山头和城头上走来走去,一副旁若无人的骄横气势。

  21日深夜。徐海东手捧中央军委《关于粉碎蒋介石进攻的决战动员令》,绕室沉思,脚步轻稳而有力。动员令字字千钧,句句振奋:“当前的一个战争,关系于苏维埃、关系于中国,都是非常之大的,而敌人的弱点我们的优点又都是很多的。我们一定要不怕疲劳,要勇敢冲锋,多捉俘虏、多缴枪炮,粉碎这一进攻,开展新的局面,以作三个方面军会合于西北苏区的第一个赠献给胜利的全苏区的人民的礼物!”(见王孝柏、刘元生著《左权传》,第193页。)全军团指战员听到《动员令》后,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又浮现在徐海东眼前。他暗暗地攥紧拳头说:“一定要打出红二十五军的精神!”

  进攻的时间一到。徐海东指挥红十五军团向攻击目标推进。

  夜色浓重、繁星闪闪。战士们全凭自己的感觉和夜间行动的经验向前摸索。这些长期打游击战和夜战的战士们,开始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手榴弹、信号弹在地面和天空中爆炸发出的火光,为进攻的战士们提供攻击目标。

  敌人凭借防御工事和需墙、围寨负隅顽抗。经过一昼夜的激烈战斗,敌除一个团逃脱外,第七十八师主力全部被消灭,丁德隆落荒而逃,共歼敌一万五千余人,取得了重大胜利。与此同时,向盐池方向进攻之敌也被红二十八军击溃。

  山城堡一仗,打出了红军的威风,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一次历史性的胜利。这次战役对巩固和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1936年12月4日。西安。

  蒋介石率领陈诚、卫立煌、蒋鼎文、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气冲冲地抵达西安,大有兴师问罪之势。

  “汉卿啊!我们此行,是来等候你的灭匪喜讯,为你庆功的!”蒋介石对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与红军的默契关系早有耳闻,想试探一下张学良的虚实。

  “一定不会辜负总司令的厚望!不过……”张学良心想,既然你来,首先稳住你,再力谏停战抗日,想把话题转到全国的抗日高潮中来,所以故意没有把话说完。

  “不过什么?讲下去!”蒋介石的语气稍有些缓和。

  “国内抗日的情绪一致高涨起来,‘七君子’(1936年11月22日,国民党政府在上海逮捕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袖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王造时,史良,成为轰动一时的“七君子”之狱。)最好放了,以平舆论……”

  “什么‘七君子’,是七小人!”蒋介石噌地站了起来,灰布长衫,衬得他的身体更加修长,他背着手走到窗前,气愤地说:

  “你张口抗日,闭口抗日,当你被狗咬得遍体鳞伤时,你还有跳舞的兴趣?!‘攘外必先安内’是党国的总方针,就因你个人私情,一时冲动就给改了?!日本进占东北,是国仇,是党国的大事,不能以你一孔之见定了乾坤!”说句心里话,蒋介石虽对张学良“剿匪”不力表示不满,但还没有完全放弃他俩的私交,所以在单独秘密谈话时,经常信口开河,比较随便。但他也深知张学良的为人,自己认准的事,不达目的不罢休。蒋介石想,必须敲敲他的警钟,以便悬崖勒马。于是他说:“陈李(1936年秋,陈济棠、李宗仁发动两广事变,要求抗日反蒋。反被蒋介石用威逼利诱,分化收买的手段予以平息。)怎么样?不也同样瓦解归服吗!”

  “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我是为东北三千万同胞着想,我是为党国着想,为中华民族着想,除此之外,别无私图。你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张学良也不示弱,话语尖刻。

  蒋介石反而平静了,自知刚才有些过分,于是便满脸堆笑地说:“坐下谈!坐下谈!”

  张学良的气愤,却还没消。他说:“中国共产党早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我认为,这是正义之举,你俩怎么就听不进去?再打下去,只能损兵折将!”

  张学良坚决抗日的主张是一贯的。早在1936年4月9日晚,周恩来和张学良在延安一座教学中秘密会见,双方一致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杨虎城也和一些共产党员有着亲密友谊。1936年上半年,红军和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之间,实际上已停止敌对行动。

  蒋介石用手搔了搔光头,心想,一时也难以说服他不如缓缓再说,便开玩笑说:“锭儿风尘仆仆,远道而来,你就用这些为我接风?!”

  张学良也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反共起家的蒋介石,让他马上与自己的敌人握手言欢,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于是,爽朗地说:“好吧!我今天尽地主之谊,摆酒宴,为产叫统和各路将军接风洗尘!”

  两人说说笑笑,步入餐厅。

  张学良、杨虎城边疆几天向蒋介石反复进谏,却遭到蒋介石的严词训斥。12月7日下午,张学良到蒋介石所住的临潼华清池去,再次向他痛陈利害两人争论两三个小时,张学良讲得声泪俱下。最后,蒋介石把桌子一拍,厉声说:“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立即出兵剿共;二、调往闽赣,还是剿共。你现在就是拿着枪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变!”

  张学良、杨虎城希望蒋介石改正错误的良好愿望,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他们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后作出沉重的抉择:逮捕蒋介石!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在华清池后山的岩石洞里,将身穿睡衣,遍身污泥、像丧家犬一样的蒋介石逮捕了。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发出通电,说明发动“兵谏”的原因,并提出八项主张:

  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积压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见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第136页。)

  这便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萧瑟的秋风,无情地吹落所有绿叶,大地上一片苍凉。凛冽的寒流,席卷着中国的西北高原,肃杀的气氛笼罩着这片黄土地,空旷的原野像一张沮丧的脸。

  此时,中国社会的各种急剧激化的矛盾在西北达到白热华的程度,一触即发。西安成了全部矛盾的焦点:这里,集中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对立;国共两党及两个政府的对立:国民党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对立;国民党内部抗日派和亲日派的矛盾对立;人民大众奋起抗日救国同蒋介石之流对日妥协退让、积极剿共的矛盾对立;……中国向何处去的抉择,取决于西安事态的演进。

  中国共产党晓以民族大义,为了把日本帝国主义早日赶出中国,积极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时调整各种政策,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总方针,实现由“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决定性转变,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中国人民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具有坚定的抗日诚意!

  中共代表周恩来在张学良、杨虎城的陪同下,同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及宋子文进行了两天商谈,宋美龄作出“停止剿共”、“三个月后抗战发动”等项承诺。12月24日晚,中共代表周恩来在宋氏兄弟妹陪同下去见蒋介石。此时的蒋介石像泄了气的皮球,当面向周恩来表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

  中国共产党不是乘蒋之危,落井下石,而是力主和平解决,并以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主张,再次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正是在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的客观形势逐渐成熟的时候。毛泽东在当时就说:“西安事变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没有西安事变,转变时期也许会延长,因为一定要有一种力量来逼着他来转变。”“十年的内战,什么结束内战?就是西安事变。”

  中国共产党在《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也得到国民党内部抗日派的赞同,中国共产党还先后派周恩来、叶剑英、林伯渠等,主动同国民党高级领导人会谈,实现了停止内战。“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的发生,也加速了跌宕起伏的合作进程向顺利的方面转化。

  后来在中国共产党催促下,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中共的《宣言》和蒋介石的谈话,宣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6年12月21日。西安杨虎城官邸。

  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三个人的笑声从屋内传出,似乎西安的大街上都可以听见。

  周恩来说:“东北军,有名的‘东北虎’,捷克装备,厉害得很呀!西北军个个骁勇善战,也是家喻户晓的,红军嘛……”周恩来是外交专家,在曾经在红军手下打过败仗的“敌人”面前,把红军的优势留给对方去回味,自己不说出口,“我们三家联手,一百个刘峙也不是对手哟!”

  “谢谢中共方面的宽宏,”张学良低头看着手中的茶杯,抬起头说,“贵方若能派‘徐老虎’,噢!不,徐海东将军所部前来驻防,我感到万分荣幸!”

  张学良用期盼的眼光看着周恩来,想得到满意的回答。

  “如果派徐海东前来,那我的警备旅就归他指挥!”杨虎城许诺式的补充道。

  周恩来望着这两张诚实、可信的脸,微笑着说:“那你们可要发给他军饷喽!‘老虎’专吃肉哟!”

  1937年1月2日。咸阳。

  咸阳,因位于渭水之北而得名。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建都于此,他所建造的楼台殿阁、山石湖池、还有那富丽堂皇的阿房宫,都毁于项羽的一把大火。但至今,仍不失为古代都城的风格。不巧的是,因大雪纷飞,一层厚厚的“白棉被”盖去了古城的风雅。

  徐海东接到命令后,率红十五军团日夜兼程,于1月2日到达西安附近的咸阳,以保障西安右翼的安全。

  杨虎城得知徐海东到了咸阳,当即委派咸阳县的县长偕失人出城迎接、慰问。这位县太爷和夫人,在红军行进的路旁,不住地打听,“哪位是徐将军?哪位是程将军?”

  “我们这儿没有徐将军,有个徐军团长和程政委!”红军战士们回答说。

  “是的,就是徐军团长、程政委!”县长松了松领带,今天他特别换上一身西装。

  “他们呀!行军时从来都走在前头,现在早进城了!”红军战士答道。

  晚上,不知这位县长从哪里搞到了徐海东指挥部的电话,第一句话就大声说:“报告红军总指挥,我立正向你敬礼!”

  徐海东有些莫名其妙,也许是军人的习惯,他听到咸阳县长电话里说向他立正,随口说了声,“稍息!”说完自己也暗笑起来。

  “徐长官,我受杨将军委派,在城外迎候你,接驾去迟,请恕罪!”县长在电话里战战兢兢地说,“我改天一定登门拜访。明天晚上,在我家为你们接风洗尘,请赏光!”

  第二天,徐海东率领红十五军团踏着积雪向西安方向出发,杨虎城将军亲自带着警备旅长,陪同周恩来副主席出城迎接徐海东。徐海东和杨虎城见了面,不知是激动,还是不愿意说什么,好半天才说:“祝贺你把蒋介石擒住!”

  周恩来的大胡子在飘动,一身新制的绿呢大衣,配一顶礼帽,显得格外潇洒,风度翩翩。周恩来笑容可掬地说:“中国有句古话:不打不相识嘛!”

  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杨虎城,这位国民党的要员,西北军的首领,“西安事变”中和张学良联手囚禁蒋介石的英雄,使徐海东敬慕,又有几分尴尬。徐海东虽然头一次见到杨虎城,但在战场上已多次和他的西北军交锋。

  杨虎城城恳地说:“国难当头,我们要携手抗日!目前,一旦刘峙进犯,我的警备旅就由你指挥啦!”

  为了表示欢迎和感谢,杨虎城送给徐海东一辆吉普和一百箱子弹。

  红军绕过西安,继续向东南蓝田地区挺进。沿途到处是欢呼的人群。那辆吉普成了被欢迎的主要目标,常常被欢迎的人们包围起来。一路上,相互传说着徐海东与杨虎城在西安握手言欢的佳话:

  “红军和西北军、东北军和好啦!”

  “三家的队伍齐心抗战了!”

  “真是不打不成交啊!”

  ……

  红十五军团在蓝田、商州一线驻扎十三天,徐海东没脱过衣服睡觉。他深知此次出兵任务重大,西安东大门一旦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守门只许胜利,不许失败,他告诫着自己。白天,他到前沿阵地观察;夜晚,就裹着大衣眯一会儿。他长时间习惯于游击战、速决战和运动战,像这样和敌人长时间对垒的阵地战,还是第一次。

  刘峙的部队撤走后,徐海东奉命撤回甘肃,进行为期五个月的整训,掀起了军事、政治、文化、体育大练兵的热潮。

  陕北延安。中共中央驻地。

  延安是个理想的要塞。它位于一个深谷中间,四周都是岩石嶙峋的高山,坚固的城墙一直延伸到山巅。

  “日军昨天炮轰卢沟桥,我看这要比炮轰北大营事件严重!(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沟段桥梁,诬称中国军队有意“破坏”,开炮轰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也就是“九·一八事变”。)日军真是狂妄至极!”周恩来来回踱步,气愤地说。

  毛泽东伏在办公桌前,深深吸了一口烟说:“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时!向全国同胞发电,呼呈全面抗战!”他狠狠地将烟头捻碎。

  朱德的脸阴沉沉的:“蒋介石若再不抗日,将是民族的千古罪人。”

  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全国人民呼吁: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密切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第274-275页。)

  南京。蒋介石寝室。

  蒋介石和宋美龄正在早餐。

  桌上的收音机报告着新闻:“日军参谋本部已入驻上海,政府还没有明确表示抗议,全国人民拭目以待……”

  蒋介石入下手中的饭勺和筷子:“这叫什么中央通讯社?社长不想干啦!”说着把收音机关了。

  随手拿起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名义致他的电报,上面写道:

  庐山蒋委员长钧鉴:

  日寇进攻卢沟桥,实施其武装攫取中华之既定步骤,闻讯之下,悲愤莫名!平津为华北重镇,万不能再有疏失。敬恳严令二十九军奋勇抵抗,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迫切陈词,不胜屏营待命。

   毛泽东 朱 德 彭德怀 贺 龙 林 彪 刘伯承 徐向前  叩

   庚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毛泽东抗日是假,东山再起是真!”蒋介石把电报放回原处,拿起饭勺,喝了口汤,“美、英方面怎么样?”

  “不干涉、中立!”宋美龄回答说,“现在该是下决心的时候了,日军占了上海,就等于夺走了我们的一个聚宝盆!”

  一提到上海,蒋介石就心有余悸。上海是国民政府的主要财源,是全中国的经济重心。蒋介石气愤地说:“日本人也太猖狂了,简直是骑着人脖子拉屎嘛!”

  “共产党要是交出了军权、政府,不妨设个特区!日军占了张家口,又向大同逼近!”宋美龄边用餐巾擦着嘴,边说,“二十九军打得好!给日军点颜色看看!”

  8月25日。陕北云阳镇。

  中国工农红军接受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新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由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的十一位同志组成。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为叶剑英,左权任副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任弼时,邓小平任副主任。

  八路军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第一二○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团被改编为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徐海东任旅长、黄克诚任副旅长,全旅六千余人。

  这天,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云阳镇的大操场上举行抗日誓师大会。

  掷地有声的誓言,从每位同志的肺腑中喷涌而出,若洪钟大吕。狂风般的掌声,此起彼伏的口号声,震天动地的抗战歌声,如翻江倒海,激荡在山川、河流,响彻在云霄里: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工农兵学商,

  一起来救亡,

  拿出我们的武器刀枪,

  走出工厂、田庄、课堂,

  到前线去吧,

  走向民族解放的战场。

  ……

  9月23日。晋东北平型关。

  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等第一一五师旅以上干部,顶着烈日,手举望远镜,站在平型关东南的高地上,仔细地观察着平型关一带的地形。

  平型关是日军三路进攻太原的中路必经之地。日军板垣师团的前锋第二十一旅团正向平型关方向而来。

  “日军是机械化部队,利于平原作战,游击战是我军的拿手好戏”。林彪若有所思地说,“这个地方很好!”

  “是呀!山地连绵、日军机械化运动不便,便于我军隐蔽机动和部署伏击”,徐海东接过话头说,“给敌以歼灭性打击,这是个好战场。”

  “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后天就能到达这里,我们要马上作出决定,是打?还是不打?”聂荣臻说。

  “打!根据总部指示打伏击战!”林彪简沽而果断地答道。

  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古长城上,自古以来是晋、察两省的重要隘口。关内关外,群山峥嵘,层峦迭嶂,沟谷深邃,树林幽暗。关前有一条公路,蜿蜒其间,一直通向灵丘、涞原,地势煞是险要。从关前到东河南镇之间的公路北侧,山高坡陡,极难攀登,路南侧山低坡缓,易于出击。

  “这真是天造地设的好伏击地呀!”

  “日军凶猛得很,蒋阎二十多万军队都纷纷后退!”

  “该是我们一一五师露脸的时候了!”

  ……

  “不要再说了!”林彪说,“打!总部已经下了命令必须给我打好!”在平型关侧翼山地八路军上前线后打的第一个大仗马上就要开始了。

  经过充分讨论,战斗部署是:三四三旅两个团为主攻、徐海东指挥三四四旅一个团负责断敌后路,三四四旅另一个团作师的预备队。攻击部队全部在平型关东南山地设伏。同时,派出独立团,骑兵营向灵丘方向活动,牵制日军,保证主力侧翼安全。

  敌军二十一旅团占领东跑池地区后,又向平型关附近进军,其后继部队亦有向平型关前进的迹象。

  24日晚,师部下达了出发的命令,各攻击部队向设伏的阵地前进。

  天公不作美。大雨如注,狂风不止,水深过膝。加上于黑路滑,行动十分困难。尽管如此,部队还是冒着大雨,沿着泥泞的山沟小路前进。遇到河水,战士们把枪和子弹及干粮袋吊在脖子上,手拉手结成坚固的人墙,缓缓地向对岸移动。华北的九月,河水已经寒冷透骨,战士的衣服全湿了,许多的牙齿碰得咯咯响。经过大半宿的艰难行军,终于在25日拂晓前到达指定阵地,做好了各项战斗准备。

  天亮雨停,雨后的山区显得宁静、清爽。

  “日本鬼子还不来,都把老子等急了!”一个战士小声骂道。

  “华北这鬼天气,这么冷;若是在鄂豫皖,被雨水一浇,像洗个温水澡,舒服极了!”另一个战士也没好气地说。

  6时半。徐海东从望远镜里发现:前方先是出现一个小红点,慢慢地向前移动,后面黑压压的一片,还能听得见轰隆隆的马达响声。这就是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辎重和其他部队。

  “做好战斗准备!”徐海东命令道,“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开枪!”

  小红点越来越近,用肉眼也能看得清清楚楚。为首的高举着一面太阳旗,接着是三路纵队的日军,往后是载着日本兵和军用物资的一百多辆汽车,二百多辆骡马大车拉着九二式步兵炮,炮弹和给养紧跟其后,压阵的是骑着大洋马的骑兵。日本兵脚蹬皮鞋、头戴钢盔,身穿黄呢大衣,浩浩荡荡,不可一世的走过来。

  “真他妈的神气,一会儿都把你们变成枪靶子!”警卫员骂道。

  “老军长!打吧!再过一会儿,敌人就从我们阵地溜走了!”小号兵对徐海东说。

  徐海东说:“不要叫我军长,我现在是旅长!我们担负的是断敌的后路,敌人刚一露头就打,不成了断敌人的前路了吗?!”

  “马上向师部发报,报告敌情!”徐海东转过身对报务员说。

  各伏击部队的报告同时汇集到师指挥所:敌军已经全部进入伏击圈。徐海东的报告中附着“十里长沟,我们只有三个团,必须把敌军切成几段,分段吃掉”的建议。

  “‘徐老虎’果真厉害,比我想的还高!”林彪长瘦脸上露出了佩服的笑容。

  师参谋长孙毅(代替尚未到任的周昆)看着地图说:“战斗一打响,马上得命李天佑团一个营,冲过公路,抢占老爷庙制高点(设伏前因怕暴露目标而未派兵)!这样,第二十一旅团就成了瓮中的鳖了!”

  7时整。林彪喊道:“发信号弹!”

  “砰、砰、砰”三颗红色信号弹升空。顿时,沉默的群山怒吼了!满贮深仇大恨的枪弹和迫击炮弹带着呼啸飞向敌群,手榴弹雨点般地飞进沟道。炸得日本军鬼哭狼嚎,血肉横飞。日军汽车撞汽车、人挤人、马狂奔、指挥系统一下子被打乱了。

  徐海东拿着林彪发来的电报看着,电报中说道:“我要敌人后路成为一条万丈深渊!”他知道这电报的份量,也知道林彪的脾气,当然,自己也希望不让一个敌人逃脱,打出红军的威风来。

  五分钟过后,山谷间骤然响起激昂的冲锋号声和惊畦般的冲杀声。徐海东率领六八七团呐喊着向敌人扑去,同敌人展开白刃肉搏战。

  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经武士道训练过的日军,虽然失去指挥,被隔开来,仍然利用汽车、沟坎、炮架等一切可以利用的障碍物,各自为战,拼死顽抗。八路军官兵更是轻捷勇猛、前仆后继,以更加猛烈的攻势攻击顽固到极点的敌人,只见枪托飞舞、马刀闪光,连伤员也顾不上包扎,与敌人扭打在一起,互相用牙齿咬,用拳头打。六八六团副团长杨勇在激战中负了伤,仍然继续指挥部队作战。六八五团一连连长曾贤生,带领战士们冲入敌群在肉搏中壮烈牺牲。

  徐海东的亲自率领六八七团打击的主要敌人是骑兵和溃逃过来的步兵。怎么对付骑兵,徐海东在西征时多次与马家骑兵交过手,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以静制动,打马乱敌。用机枪猛扫敌人敌马,马受伤一惊,就不听主人的使唤,顿时,敌骑兵没目的地乱跑;有的马倒下,伴倒后边的马,真是人仰马翻。战马一批一批地倒下,骑兵失去优势,只好短兵相接。八路军战士的刺刀穿透敌人的心脏。有两个战士,夺过敌人的战马,端着机枪在敌人骑兵大珍里猛烈扫射,最后壮烈牺牲。

  上午8时。林彪对聂荣臻说:“老聂,你亲自出马好不好?”

  “好啊!”聂荣臻回答。

  “你到六八五团去,督促他们把这一仗打好!”林彪向嘴里扔了个黄豆说。

  “好吧!”聂荣臻站起来说,“我现在就去!”

  聂荣臻拄了一根棍子,带了一个参谋、一个警卫员和一个通信员,大步朝左面的杨得志第六八五团走去。

  林彪转身对孙毅说,“我们也走!”林彪转移到山沟里的一个隐蔽指挥所里。

  日军拼命地争夺老爷庙制高点。几架敌机在上空盘旋。由于敌我双方距离很近,有的地方是混在一起,敌机没敢扔炸弹。经过一番激战,老爷庙制高点等有利地形全被我军占领,敌人突围企图被粉碎。

  中午时分,被堵截在十里长沟里的一千多名日军全部被歼。缴获敌人步枪一千余支,机枪二十多挺,击毁汽车一百多辆,马车二百多辆。板垣师团的增援部队,被杨成武独立团和刘云彪骑兵营阻击于灵丘以北和以东地区,击毙三百多名日军后,被迫撤退。由于国民党军未按预定作战计划出击,使部分日军由团城口突围。

  晚上。因房子少,徐海东和旅参谋长陈漫远住在同一家的土炕上。

  “今天打出了我们八路军的威风,虽然损失大,但毕竟取得了重大胜利!”因为胜利而高兴的参谋长陈漫远没有睡着。

  其实,徐海东也没睡着,他除了高兴外,正在思考一个问题,他说:“我原来还想多抓些俘虏,结果一个也没有抓到!”他翻身转向陈漫远说,“我提着马鞭正在搜寻活着的鬼子,眼看着一个鬼子用马刀捅他自己的肚子一命鸣呼了!这日本鬼子搞武士道的精神,死不投降,我们要认真研究如何对付他们!”

  “是呀!”陈漫远说,“敌人不了解我们的俘虏政策,而我们的战士却还像对待国民党军一样对待日本鬼子,结果吃了大亏啊!”

  平型关战斗,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使许多人由此相信共产党不但坚决抗日,并且是有能力战胜敌人的。

  平型关战斗后,徐海东率领第三四四旅日夜转战。他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规定的战略方针: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他们先是奉命破坏敌人交通线,接着又在沙河一线伏击由代县出来增援繁峙的敌人,然后又奉命破坏敌人从张家口到代县的交通线。部队冒着严寒,踏着冰雪作战,从平型关打到雁北、繁峙、代县,又从崞县打到盂县。半年多,边打边走,跨地几千里。

  1938年正月的一个寒夜。几里面繁星在天幕中闪动。

  徐海东正接受一位前线记者的采访。

  “传说中,你这位使敌人胆颤的名将,那么勇敢!我想你肯定有些粗鲁,没想到你倒像个温文儒雅的书生!”

  徐海东浑圆的脸庞露出了笑容,他说:“我只读过三年半书,我是个粗人,不是什么书生!”他笑起来,左眼下的枪伤,像生在上颊的一个酒靥。

  记者好奇地问:“你们的武器装备从哪儿来?”

  徐海东爽朗地说:“我们的兵工厂在东京!”

  “你们的给养呢?”记者又问。

  “我们的粮店也在东京!”徐海东仍很干脆。

  “你真是个奇异的人!”记者说,“你能介绍一下日本军烧杀淫掠的情况吗?”

  徐海东的眼睛立刻闪亮了一下。据他回忆说:

  我目击日本强盗对民众的残酷野蛮,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我们收复繁峙之后,到从前的伤兵医院里去检查剩余的药品,走到医院门口外,就已臭不可挡,进去一看,原来四百余名我军伤兵,完全被日敌屠杀干净,横七竖八的到处躺着。在东门外的河湾,也被日敌屠杀的二三百民众和伤兵。在大营,老百姓被打死刺死烧死的,总有一千多人。我们进城的时候,瞧见东边墙上吊着一具死尸,到处血淋淋地飘着臭气。大营的房屋被烧掉十分之八,在余烬里还发现许多大大小小的尸体,景象惨不忍睹。……

  ……东回舍,那地方的妇女,从十七岁起到七十岁止都被奸淫,年轻的有的投井自杀,有的竟至被奸死,有的躺着几天不能起床。日军在南峪北峪、娘子关一带,强迫四十岁以下的妇女,搽粉穿新衣服,陪他们取乐。夜晚,男子们就被强迫出去放哨站岗,自已的房子就由日军来睡,妇女们就被迫陪宿。不从的,除掉硬行强迫之外,还添上种种特别的污辱。在娘子关的沙河滩,日军牵了老百姓二头牛,给了三斤米做牛价,说是公买公卖。老百姓不高兴,他们就说,有米给你还是好的呢!牵了老百姓的毛驴只给二毛钱,也说是公买公卖。这一类的事情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引自1938年5月17日《新华日报》。)

  徐海东由于半年多的昼夜苦战,积劳成疾,又犯病吐血,这已是他第三次吐血了。党中央电令徐海东返延安治病。

  毛泽东到病房来看徐海东时,徐海东惭愧地说:“主席,我没有完成任务!”

  “怎么才叫完成任务?你的任务完成得很好嘛!”毛泽东笑着说。

  “彻底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那还早呢!”毛泽东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我们和蒋介石打了十年内战,和日本、我们也准备打它十年八年的哟!我现在交给你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徐海东有些发愣,心想我重病在身,怎么能“必须完成任务”呢?但他想,肯定任务紧急,于是,硬撑着说:“主席,你说吧!我徐海东即使死了,也要完成主席交给的任务!”

  “那就是养好病!”

  毛主席、徐海东、周东屏和医生都大笑起来。

  徐海东在病中度过了一春又一夏。然而,结核病菌仍十分活跃地固着在他的肺部。抗日战争在极其艰难进行着,徐海东恨不得自己插上翅膀,飞到前线,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他抱病总结半年多在晋察冀抗敌作战的经验教训,以便以后的抗战少走弯路,少些损失,早日胜利。

  他写了《晋察冀抗战》一文,其中写道:

  根据半年余的作战经验,我觉得日本兵有以下的弱点:

  (一)陆军的攻击精神不强,专靠大炮和飞机配合,没有这种配合,攻击力就很差。

  (二)战术和中国不同,被袭击之后,常常退守山洞,不占高地,因此常遭我手榴弹的爆击。

  (三)习惯于机械化的战斗,离开大炮和坦克车和飞机之后,就失去作战的信心。

  (四)只能作平原战争,在山地就呆板。

   但日军也有他们的长处:

  (一)班以下都很机动,进攻时采取小散兵群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很少具有一班以上的兵力集中进攻。

  (二)打败之后,能各自为战,即使剩下最后的几个人,也不容易缴枪,这是因日本帝国主义民族武断宣传和我军过去对日军士兵争取工作不够而造成的,他们以为给中国军队抓住了一定残酷处死,老百姓复仇。最近经我们的宣传和战斗的日语喊话,这现象已有好转的形势。

  (三)目标隐蔽,日军善能利用地形,又因为制服的颜色是黄的,和北方的土色很相象,不易被人发现。

  (四)通信设备建全,连络灵活。这是日方最大的特长,大队长的指挥用信号,烟幕弹连抛掷都用旗语,进退灵活协同一致很迅速。

  无论敌人有些什么特殊优点,我们对于华北抗战的胜利是有把握的。在中国民族空前未有的伟大团结之下,利用华北特殊的地形,发挥我们一切游击战和运动战的特长,配合着坚决抗战的友军,再获得广大的群众的积极热烈拥护,我们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支持整个华北的抗战,配合全国抗战的力量打击日寇。最后,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将发挥无比的潜力,在中国的历史上创造一个最光荣的事迹——驱逐日本强盗而获得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引自1938年5月17日《新华时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