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线阅读 暂停/继续 加入书签
十大奸臣: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757年)为营州杂胡(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本名阿荦山(一作轧荦山),即战斗的意思。他是发动安史之乱的人之一。禄山少孤,后其母嫁给安姓,随继父姓安。安禄山性骁勇,能通解运用六蕃语言,曾任互市牙郎(即现在的翻译官),其后任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捉上将,升讨击使,但因与奚、契丹战败,罪大当诛,因此被送往京师。宰相洞悉安禄山以后必会造反,请唐玄宗斩之,唯玄宗惜其才,得不死。

  安禄山貌似忠诚,但生性狡诈,常献奇珍禽异兽给玄宗讨其欢心,亦善事帝的左右,左右多夸其能,并使人留驻京师探听朝廷动静;因之对玄宗应对颇为投机,遂得到玄宗、杨贵妃的喜爱。又加权相为巩固相位,杜绝出将入相的习惯,劝玄宗用寒微的蕃人为将;安禄山更得到玄宗的信任,赐爵东平郡王,后兼河东节度使(今山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升任平卢节度使(今河北),三载又兼范阳节度使(今北京)。安禄山是武将封王的第一人,也是胡人(亦可称蕃人)前所末有的。

  开元二十八年(740)安禄山为平卢兵马使,以贿赂勾结唐廷派往河北的使臣,博得唐玄宗的称许。十载,兼河东节度使,掌握了今河北、辽宁西部、山西一带的军事、民政及财政大权。安禄山权势的取得,除了手段狡诈,善于谄媚逢迎,骗得唐玄宗、杨贵妃等人的宠信和支持外,还因为河北一带民族杂居,情况复杂,而他熟悉当地情况;另外,当时奚族和契丹族势力较强,不时进扰河北,他以征战或欺诈手法镇压两族立功,被玄宗倚为安边长城。玄宗统治晚年,朝政腐败,禁军虚弱。安禄山洞悉内情,有轻朝廷之心。他又与权臣杨国忠不和,遂阴谋叛唐。他豢养同罗、奚、契丹降人8000为假子,称“曳落河”(胡语,意为壮士),皆骁勇善战;又蓄战马数万匹,多聚兵仗,分遣胡商至各处经商敛财。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32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同年十一月,安禄山自范阳起兵,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攻陷洛阳。次年正月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建元圣武。同年六月,遣军陷长安。从此,唐朝的半壁江山陷于长期战乱之中。至德二载(757)正月,为其子安庆绪所杀。

  安史之乱

  安禄山这个野心家不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权位和势力。还想爬上更高的位置。他利用一切机会,挖空心思来进一步博得唐玄宗的欢心,取得唐玄宗的信任。

  安禄山是个大胖子,肚子特别大,自称有三百斤重。一次,唐玄宗指着他的肚子,开玩笑地问他:“你这里面装了什么东西,竟有这般大?”安禄山一本正经地回答说:“没装什么东西,只有一颗对陛下赤诚的心。”唐玄宗听了,觉得他忠诚可爱。

  安禄山深知玄宗好战喜功,就多次用阴谋诡计,诱骗和坑杀了成千上万的奚人和契丹人,或者把他们押送到京城献俘,或者割下他们的脑袋去报捷。

  安禄山的心思果然没白费。天宝九年,唐玄宗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这时唐朝开国以来封给胡人的最高爵位。玄宗还下令在京城里给安禄山建筑了极其豪华的府第。一切陈设用具,都是用最名贵的材料做成的,连炊具都用金银装饰,或者全用金银制作。

  就在这种种活动中,安禄山对唐玄宗的荒淫昏聩,对唐王朝政治上的腐败,军事上的虚弱,了解得十分清楚。他那向上爬的欲望,就一步步发展成为发动叛乱、起兵灭唐的野心。

  早在天宝六年,安禄山就把一个心腹部将留在长安城里当坐探,随时把朝廷中的动静密报到范阳,为叛乱进行准备。

  除了掌握着十八万军队以外,安禄山把同罗、奚、契丹等部族的降兵降将八千人,加以特别训练,组成“壮士营”,作为发动叛乱的基本队伍。用心腹胡将三十二人代替不服从他指挥的汉将。畜养了几万匹战马。收集和打造了大批武器军械。派人到各地掠夺和购买了大批资财货物,作为军需。还缝制了大批的绯袍、紫袍和鱼袋(都是官员的服饰),准备事成之后,给他的部下加官晋爵之用。他还从部将中提升了五百多人任将军,两千多人任中郎将,用这种办法来收买人心,培植叛乱的爪牙。最后,他从亲信当中挑选了史思明、严庄、高尚等二十来人,充当谋士和心腹,作为指挥叛乱战争的核心力量。这些人当中,最重要的是史思明。

  史思明也是个混血胡人,和安禄山同乡同岁,两人自幼臭味相投,长大以后成为密友。后来因为欠了官债,史思明逃到奚族的部落里,差点儿给奚王杀了。他使出阴谋诡计,诱骗坑杀了三百个奚族士卒,抓住一个奚人将领,来见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张守珪认为他有功,让他当了将军。有一次,他进京奏事,被唐玄宗看中了,叫他改名为史思明。后来,任命他为平卢兵马使(节度使的副职),兼任北平太守、卢龙军使。

  安禄山叛乱的迹象逐渐明显起来,朝廷的一些大臣和其他一些节度使也逐渐地觉察到了。他们多次提醒唐玄宗,要玄宗采取措施,加强也范。奸相杨国忠因为跟安禄山结了仇,两人有狗咬狗的矛盾,所以他也多次奏明唐玄宗,说安禄山要谋反。可是昏庸的唐玄宗怎么也不相信,反倒说:“安禄山这个人,我推心置腹地对待他,他哪能反叛我呀。咱们东边和北边的边境,还要依靠他来镇守,你们不必多担心。”

  经过十年的经营,安禄山从各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认为已经具备了打垮唐朝的力量,只等时机一到,就举兵发难。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十月,安禄山派到京城奏事的一个官员从长安回到范阳,向安禄山密报朝廷的情况。安禄山和严庄、高尚等人经过一番密谋之后,召集部将们,欺骗大家说,唐玄宗给他下了密旨,叫他带兵入朝,讨伐杨国忠。”将领们听了大吃一惊,互相瞧着,可谁也不敢说话。十一月初一,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安禄山发兵十五万,号称二十万,在范阳举行反叛,向南进军,准备大举进攻中原地区,打到长安去,推翻唐朝,自己当皇帝。

  从天宝年间以来,唐朝的统治已经腐朽不堪,军队毫无作战的准备,没有战斗力,加上这一带本来就是安禄山直接统治的地区,因此当叛军打来的时候,黄河以北二十四郡的文官武将,有的开城迎接叛军,有的弃城逃走,有的被叛军擒杀,叛军没遇到什么抵抗,很快席卷了这一大片地区。叛军得逞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到长安,这时候,唐玄宗才相信安禄山是真的反叛了。他匆忙调兵遣将,增募军队,部署平定叛乱。可是这临时凑起来的军队,仓促上阵,哪里是叛军的对手?叛军打过黄河以后,向西、南、东三面继续攻城掠地,一路势如破竹。在野蛮残暴、掠夺成性的安禄山的放纵下,叛军每到一个地方,奸淫掳掠,残害百姓,无恶不作,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天宝十五年,叛军攻占了东都洛阳,直抵京城长安东边的大门——潼关。接着,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任命大臣,委派官吏,建立起反动的割据政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