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线阅读 暂停/继续 加入书签
十大贤君: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公元前6~57)字文叔,蔡阳人,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挽狂澜于既倒。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王莽政权的丧钟,由此而敲响。光武以偏师徇河北,平王郎,降铜马,艰难奠定中兴之基。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静俭约为原则,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为一贤明的君王。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庙号世祖。

  西汉灭亡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王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爆发,刘秀与哥哥刘糸寅乘机起兵,加入绿林军。在昆阳大战中,他率骑突围求援,打败了王莽的主力军。这是推翻王莽政权关键性的一战.刘秀从此声威大震。他到河北一带活动,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取得了官僚、地主的支持,又镇压并收编了铜马等农民起义军,力量迅速壮大。公元25年.他在高阝称帝,国号仍为汉,定都洛阳,年号建武,史称后汉、东汉。

  汉世祖刘秀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方面的天赋更高。

  1.正确的战略思想

  战争不能仅仅靠正确的战术,还需要有对头的战略,如果仅有前者,最终的下场和项羽一样.东汉建立后,面对众多的对手,刘秀不急于进兵长安,而是让赤眉军和更始政权在关中火并,随后东汉军队才攻进函谷关.后来又采纳来歙的建议,联陇制蜀,联合陇右的隗嚣,牵制拇墓,这样可以在西线采取守势,而集中兵力收拾关东的割据势力.在关东平定后,再进兵陇右和巴蜀,实践证明了刘秀这一战略的正确性。

  2.擒贼擒王,直捣腹心

  著名的昆阳大战,王莽军队40余万,诈称百万。将昆阳层层包围,刘秀率领的援军只有不到两万人,正常的战术已经很难奏效.于是刘秀采取了直取王莽中军的策略,亲率几千敢死队,放手一搏,杀了莽军主将王寻,昆阳之围解除,充分显示了刘秀的大智大勇。

  3.以逸待劳出奇不意

  刘秀扫平天下的对手里,赤眉军的战斗力无疑是比较强大的。而刘秀的军队和赤眉军的几次战斗也是互有胜败,但赤眉军属于流寇性质,专以掠夺,不事生产。刘秀做出了正确判断,认为他们没有粮食,必然不能久留关中,一定会东来的.于是乃遣破奸将军侯进等屯新安,建威大将军耿弇等屯宜阳,分为二道,以要其还路。敕诸将曰:“贼若东走,可引宜阳兵会新安;贼若南走,可引新安兵会宜阳。”(<后汉书·刘盆子传>)当赤眉军最后终于按照刘秀的思路南走时,刘秀亲率大军到宜阳,正好拦截住了赤眉军,看到“从天而降”的东汉军队,赤眉军顿失战意,几十万赤眉军放下武器,刘秀兵不血仞取得了胜利。

  4.围魏救赵

  刘秀手下的将领盖延,庞萌进攻割据势力董宪,董宪的部将贲休举兰陵城降。董宪于是从郯城去攻打兰陵,盖延等请示刘秀,刘秀让他们去攻郯,那样兰陵之围自解。但盖看到贲休那边比较危急,没有按照光武的部署,而是直接去援兰陵,结果失败。没奈何,盖延和庞萌又去打郯。刘秀知道后,说,当初让他们去打郯,是因为敌人没有准备,现在贼兵已经有了提防,就不可能达到目的了。后果然象刘秀预料的那样,郯没攻下,而兰陵又被董宪攻陷。

  5.坚壁挫锐

  刘秀手下的降将庞萌造反,投降董宪,并攻击盖延,此时已称帝的刘秀得报,亲率轻骑三千,增援盖延,急行军达到被围的桃城后,因为皇帝亲到,极大的鼓舞了守城军队的士气,增加了守城军队的信心。光武又亲率军和董宪军对峙,虽然没有对敌进攻,但始终对敌军保持压力,随即又调吴汉等人来会合,最后击败了董宪和庞萌。

  7.反间敌将,分化瓦解

  光武亲征河北的农民武装,派大将冯异守孟津,和守洛阳的更始军队对峙,洛阳主将是硃鲔和李轶,冯异给李轶写信,劝他认清形势,早做打算。此时更始政权,摇摇欲坠,李颇为动心,于是数次和冯异通信,表示出了愿意不与刘秀军队为敌的意思。冯异将此事告诉给了光武。对持两端,害死光武兄长刘縯的凶手的李轶,光武一向无好感。于是故意将李的书信让硃鲔知道,硃鲔于是杀了李轶,李的部下纷纷向光武投降。冯异守孟津的压力顿时减轻不少。光武利用反间计,打击了对手。

  8.运筹帷幄,遥控指挥

  《后汉书·彭宠传》秋,帝使游击将军邓隆救蓟。隆军潞南,浮军雍奴,遣吏奏状。帝读檄,怒谓使吏曰:“营相去百里,其势岂可得相及?比若还,北军必败矣。”宠果盛兵临河以拒隆,又别发轻骑三千袭其后,大破隆军。浮远,遂不能救,引而去。这里,刘秀锐利的军事才能,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主要政绩:

  集权于尚书台

  光武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摘除其军政大权。光武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秩皆为六百石,分掌各项政务。以下设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从此,“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公)府”;“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但是到了东汉后期,有权势的大臣多加“录尚书事”的职衔,从而权柄再度下移,尚书台又蜕变为权臣专政的工具。

  简化机构,裁减冗员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有四百余县,吏职省减,十置其一”。同时,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也取消了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而来的职业军队担任。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州牧刺史逐渐权重,兼有军政财大权,地方兵力又逐渐兴起。

  提倡儒学,表彰气节

  光武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光武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早在东汉建立之初,光武就仿照王莽、公孙述等人利用谶书作为其承受天命的依据,指使他过去的同学强华伪造了一个叫做“赤伏符”的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在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表示他继承了西汉的火德,是“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的真命天子。东汉统一全国后,更“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迷信尊为“内学”,作为其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在提倡儒学神学的同时,光武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乃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企图养成重名节的社会风气,为巩固东汉封建统治服务。

  注意民生,与民休息

  第一,释放奴婢、刑徒。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光武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诏令免奴婢为庶人的范围,主要是,王莽代汉期间吏民被非法没收为奴的,或因贫困嫁妻卖子被卖为奴婢的;在王莽末年因饥荒或战乱被卖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掠为人下妻的。另外,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

  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第二,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光武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过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第三,薄赋敛,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与民休息。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光武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而首先是薄赋敛。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其次是省刑法。再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边功。光武“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未尝复言军旅”。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域鄯善、东师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光武下诏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第四,欲抑制豪强势力,实行度田政策。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就是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诏下之后,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光武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的反抗,有的地区甚而爆发武装叛乱,“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光武只得不了了之。于是,度田以失败告终。

  因各项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