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线阅读 暂停/继续 加入书签
三亿美元的诱饵
20世纪70年代初,前苏联政府向美国有关方面提出了一个意向,准备出资3亿美元引进先进技术,在国内制造100架巨型客机,如果美国不感兴趣,苏联将同别国合作。

  当时美国的飞机制造业正处于不景气时期,各大飞机厂商都想把这笔大生意抢到手中。但苏联礼貌地提出了一个条件,为了比较、鉴别,要事先派员到厂家进行参观。

  美国波音飞机公司为此专门召开了会议,一部分人认为,苏联人合作是假,参观是真,一旦让其观察到了本厂高科技的先进工艺,他们就会背信弃义,答应他们的要求,无异是“开门揖盗”。

  另一部分人却认为,他们要引进先进技术,当然需要进行考察,这个条件无可厚非。

  他们反复讨论,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妙计”,即在苏方代表参观时,在关键的技术问题上留一手,就是将机身加宽的特殊材料加以保密,这样就不怕苏联人耍什么阴谋诡计了。

  苏方代表团依约来到波音公司考察参观。他们一个个温文尔雅,并无可疑举动。只是认真的观察,细心的琢磨,当涉及到加宽机身的特殊材料时,波音公司的人员就缄口不谈,或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苏联人也很知趣,并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于是参观考察圆满结束。苏联代表团答应回国后即向政府提出正式报告。波音公司认为3亿美元的巨额生意已是囊中之了。

  谁知前苏联代表团回国后如同飞去的黄鹤,从此杳无音讯,使得波音公司望眼欲穿。他们没能等到苏联引进他们先进技术的合同书,却等到了一则消息:苏联在报刊上刊登,他们将自己制造巨型客机了。

  波音公司在震惊失望之余,仔细地回顾了那次苏方代表团来厂参观的全过程,终于觉察到代表们穿的鞋子有些异样,问题会不会出在鞋子上?

  是的,问题就出在鞋子上。苏联代表团人员穿的鞋子在底里装有磁铁,他们在参观时将加宽机身的特殊金属材料的粉末吸入鞋底,回国后化验了这些粉末,找到了生产这种特殊材料的奥妙。

  原来,苏联的所谓引进技术本是“虚晃一枪”,实际上是以3亿美元的生意作为诱饵,来骗取波音公司上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