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线阅读 暂停/继续 加入书签
第二章 有“礼”走遍天下
  或许你不经意的一个行为,尊敬长辈、尊重他人、热情接待客人,便会得到他人的大力赞赏;又或许你不经意的一个举动,随地吐痰、出言不逊、耀武扬威,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就大打折扣。在当今文明社会中,要想做一个有素质、受欢迎的人,就要时刻注意保持礼节。

  诗海漫步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出处:《诗经·鄘风·相鼠》

  释义:如果人连仪态都没有,活着能干什么呢?说明人应该注重礼仪。仪:威仪,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行为。何为,倒装,即“为何”。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处:《诗经·小雅·鹿鸣》

  释义:我的朋友们,(我要)吹奏乐器欢迎你们的到来。说明要热情接待宾朋。嘉宾:友好的宾客。鼓瑟吹笙:指以奏乐欢迎客人。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出处:《诗经·大雅·抑》

  释义:送给我一个桃子,我还会一个李子。比喻朋友之间的互相酬赠或礼尚往来。投:投掷,在这里是赠送的意思。报:回报,回赠。

  【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出处:《诗经·大雅·抑》

  释义:温和谦恭,是高尚道德的基础。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出处:唐·杜甫《客至》

  释义: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打开。说明主人家已经很久没有客人来访,今天有客来到,主人自然热情欢迎,全句表达出主人的喜悦之情。而且,诗句也向我们传达出这样的讯息,客人来做客,出于礼貌应把家打扫干净。缘:为。蓬:草。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出处:唐·杜甫《客至》

  释义:远离街市买东西不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饮用吧!此诗表达了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对待客人,心意比形式更重要。

  【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

  出处:唐·元稹《贻蜀张校书元夫》

  释义:在远处居住与人相处要慎重,少年时做事应当从容谦让。从人:与人相处。舒徐:从容谦抑。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处:清·郑燮《新竹》

  释义:新竹竿高于旧竹竿,全靠老的枝干在底下支撑、扶持。比喻年轻人会超过老年人,但老年人的作用不可忽视,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尊敬老年人。

  名句拾遗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出处:《礼记·乐记》

  释义:乐事做得好了人心无怨,礼事做得好了则人无所争。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出处:《礼记·曲礼》

  释义: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尚:重在。

  【礼之用,和为贵】

  出处:《论语·学而》

  释义:礼的作用,最主要的是使人和谐共处。

  【以约失之者,鲜矣】

  出处:《论语·里仁》

  释义: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约:约束。鲜:少的意思。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出处:《论语·泰伯》

  释义:一味恭敬而不用礼来指导就会疲劳,小心谨慎而不用礼来指导就会畏惧,勇敢无畏而不用礼来指导就会作乱,心直口快而不用礼来指导就会尖刻。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出处:《论语·颜渊》

  释义: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东西不看,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话不听,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话不谈,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事不做。

  【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

  出处:《孔子家语·三恕》

  释义:过分亲昵就会态度怠慢,过分庄重就不会彼此亲近。说明与人交往要保持一定距离,正所谓距离产生美。

  【恭敬之心,礼也】

  出处:《荀子》

  释义:对别人恭敬、尊重,是礼的表现。

  【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

  出处:《庄子·大宗师》

  释义:把礼仪当做羽翼的人,用礼仪的教诲在世上施行。行:通行。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出处:《孟子》

  释义:有了谦让的心,正是重视礼仪的开始。

  【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

  出处:《孟子》

  释义:不仁的事不干,不合礼的事不做。

  【轻则寡谋,骄则无礼】

  出处:《国语》

  释义:轻佻的人缺少谋略,骄横的人没有礼节。

  【将求于人,则先下之,礼之善物也】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释义:将要对别人有所求,首先要谦恭自抑,这在礼节上就是善于处理事物。礼:礼物;求:请求。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

  出处:汉·王充《论衡·雷虚》

  释义:相隔千里所刮的风不一样,百里内所响的雷声也不相同。比喻地方不同,风俗各异。

  【人不徒贵俭,而贵不礼】

  出处:晋·程本《子华子》

  释义:人不仅只注重节俭,还要注重礼节。徒:只。

  【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

  释义:别人使用权术,我以诚实的态度感化他;别人动气了,我以道理使他折服。

  谚语集锦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释义:你礼让别人一寸,别人就会礼让你一尺。

  【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路】

  释义:对人施一礼,可以少走十里路。比喻礼多不仅人不怪,反而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

  【待人以礼,事事顺利】

  释义:对人以礼相待,做事就会一帆风顺。

  【怪人不知礼,知礼不怪人】

  释义:责备他人不知道礼节,但知书达理的人不会怪罪不懂礼数的人。

  【长者赐,少者不敢辞】

  释义:对于长辈的赏赐,晚辈不能推辞不接受。

  【情越疏,礼越多】

  释义:感情越疏远,需要讲究的礼节就越多。

  【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释义:推却或拒绝别人的邀请或礼物是不恭敬的,接受下来又感到有些惭愧。

  【人恶礼不恶】

  释义:即使别人行事恶劣,(对于这样的人)还应以礼相待。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释义:在家不会接待客人,出去后才知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释义:主人见客人来了不去打招呼,恐怕这是个愚人。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释义:读书之人是国家的宝贝,懂得礼义的人是国家的栋梁。

  【入乡问俗】

  释义: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便适应当地的情况。

  【入门问讳】

  释义:旧时指去拜访他人,先问清楚对方祖先的名讳,以便谈话时避讳。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礼有经,亦有权】

  释义:礼节有常规的,也要有变通。

  【恭可平人怒,让可息人争】

  释义:恭敬可以使人的怒气平缓,谦逊礼让可以使纷争停息。

  歇后语荟萃

  【见人先作揖——礼多人不怪】

  释义:一个人礼貌多了,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意即人要有礼貌。

  【得牛还马——礼尚往来】

  释义: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眉毛上搭梯子——上脸】

  释义:比喻以下犯上,言行不礼貌。

  【船上打伞——没天没地】

  释义:比喻说话没礼貌。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释义:比喻礼物虽轻但人的情意深厚。

  故事漫谈

  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鄱阳湖边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天鹅放入水中。不料,天鹅振翅飞走了,只掉下一根鹅毛。缅伯高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山,可到了鄱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

  【凉木待客——冷淡】

  释义:木头常被用来形容人单板、冷漠。用凉木接待人,说明人态度冷淡、不热情,缺少礼貌。

  【秀才打架——讲礼】

  释义:秀才是读书人,即使与人理论,也不忘记用儒学经典《礼记》中的话。《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一百里走了九十九——差一礼(里)】

  释义:“里”与“礼”同音。形容做事万事俱备,只差礼节。

  趣味阅读

  【古诗趣话】

  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

  清代一举人去安徽姥山游览。姥山郁郁苍苍,山下有碧绿的巢湖水,山上有耸立的振风塔,风景秀丽,游人如织。举人观赏着美景,心情非常舒畅。忽然,他发现塔壁上刻着“XXX来此”、“XXX到此一游”,甚为反感,认为这是十分不文明的行为。不由得诗兴大发,白纸泼墨,张贴墙上。诗云:

  粉白墙上狗屁多,

  不成诗文不成歌;

  如若是有真才学,

  为何当年不登科

  【谜语驿站】

  以礼相待

  一天,某秀才有事到朋友家去。一进门,他就双拳一抱,彬彬有礼地念了一首字谜诗:

  寺庙门前一头牛,二人抬个哑木头,

  未曾进门先开口,闺房女子紧盖头。

  朋友稍一思考,领悟了秀才的意思。他也用字谜诗相答:

  言对青山不是青,二人土上在谈心,

  三人骑头无角牛,苹木丛中站一人。

  秀才一听,与自己说的完全对上了,双方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原来,秀才字谜诗的谜底是“特来问安”,朋友字谜诗的谜底是“请坐奉茶”。

  【妙联巧对】

  高则成待客无礼

  《琵琶记》的作者高则诚,小时候调皮活泼,聪明机灵,能诗善对。

  有一天,他父亲在家里招待客人。当饭菜刚刚陆续上桌,主人、客人都还没有入席时,6岁的高则诚竟偷偷地到桌子边用手去捏盘中的菜吃。

  不巧,这一举动被客人看见了。客人笑着对高父说:“听说令郎善对,我来试试?”接着,他叫住高则诚,出上联让他对:

  小儿不识道理,桌上偷食

  高则诚翻一下眼皮,毫不在乎地对道:

  村人有甚文章,席间出对

  以“文章”对“道理”,堪称工而雅;以“席间”对“桌上”,都是名词(且都是与吃饭相关的名词)加方位词,极为工整。

  客人听了,顿时觉得讨了个没趣,竟然被一个六岁小儿讥讽为不识文墨的乡野村夫。

  虽然高则诚聪明伶俐,但身为主人却对客人无礼,这一点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