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线阅读 暂停/继续 加入书签
第三回 青春少年逃洞房 初出茅庐开小差
话说林明卿一时火起,满以为育蓉会被镇住,谁知他竟转身而去,索性离家出走。生气之余,想起当初“活神仙”关于育蓉不可习武的警告,毕竟父子情深,惟恐儿子白白送了性命。于是雇了一只小船,与林庆佛星夜赶赴武昌林协甫家中,恳求三哥帮忙劝转育蓉。哪知林协甫道:“老四呀,如今世道变了,由不得我们了。他们这些年轻人,开口这个主义,闭口那个思想,成天念叨着救国救民改造社会。就拿育南、育英他们来说吧,我也不知骂过多少!可他们哪里肯听?放着正经事情不做,如今竟去上海成天与工人混做一堆。育蓉在这里还不是跟着他们学的。”林明卿道:“育蓉可是算过命,千万不可习武的呀。”林协甫又道:“算命先生的话哪里就能作数!古话说‘吉人自有天相’,‘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去管它吉凶祸福作什么?”林明卿皱着眉头道:“话虽如此说,毕竟血肉连心呀!”林协甫道:“要不这样,你且宽心住几日,我把育蓉找来,你们父子间好生谈谈。”林明卿知道育蓉天生倔犟,谈也无益,便道:“儿大父难为,且由他胡闹去吧。”遂在三哥家住了一宿,次日一早父子两人便闷闷不乐地回家去了。
  
  却说育蓉返回武汉,不好去见林协甫,只得去找武汉市共青团组织,顺便做些事务工作,等待报考黄埔军校。其间与林育南、林育英书信往来,他们都劝育蓉先到上海,再坐大轮船去广州。看看时间逼近,育蓉买了船票,准备明日启程。忽见哥哥林庆佛匆匆赶到。原来林明卿回家后毕竟放心不下,陈氏在旁又总是一会儿念叨,一会儿埋怨,说是育蓉沦落天涯,定是成天忍饥挨饿。林明卿也觉忍心不下,只得凑了一笔钱,叫林庆佛送去武汉找育蓉,作为育蓉从军路费。林庆佛在武昌寻觅数日,终于找上门来。育蓉接过路费,不由抱住哥哥痛哭一场。众人百般劝慰,育蓉半晌方才止住哭泣,硬咽着对林庆佛说:“哥,我这一去,照顾父母的事情就只好拜托兄嫂了。”林庆佛也泣不成声:“兄弟不消嘱咐。家中诸事但请放心!但望你沿途平安,他日衣锦还乡!”育蓉道:“请你转告爹爹,我既从军定当精忠报国,光宗耀祖!”兄弟俩絮絮叨叨说了一夜。次日,林庆佛又送育蓉到码头。临别之时,育蓉忽道:“兄长牢记,兄弟从此改名林彪。不彪炳青史誓不为人!”说罢,大踏步登上船去。林庆佛站在那里,呆呆地望着轮船启动,直至它消失在波涛滚滚的大江远处。
  
  1925年3月,林彪考取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这天,他怀揣共青团组织介绍信和林育南写给恽代英、肖楚女的私人信件,直奔中共广东区委机关。恽、肖二人见林彪眉清目秀,谈吐不俗,又是林育南推荐的共青团干部,欣赏倍至,立即派人专程送他去黄埔军校报到。林彪被分配在步兵科第二团第三连学习。当时黄埔军校仿照苏联模式,除进行严格的军事技术训练和系统的军事理论教学外,还有内容丰富的政治课程。通过恽肖两人,林彪在这里还认识了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许多中共精英。尤其意外的是,他过去的小学老师唐际盛也在这里。有人动员林彪参加国民党,林彪没有答应。对于参加党派的问题,他有自己的主见。他认为国民党虽然庞大,但是党内成分复杂派系林立,虽然正在领导着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组织北伐战争,但前途并不乐观。他认为共产主义是各种思想的最高境界,共产党虽然人数不多,但他接触过的这些共产党人都是真正为着主义和思想奋斗不息的国民精英。于是,他悄悄找到唐际盛,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黄埔时期的林彪,政治上并不活跃,学习成绩也不冒尖,人们对他印象不深。以至于若干年后,林彪与他的黄埔学长对垒沙场,常常打败那些黄埔骄子,甚至把自己的校长蒋介石赶往台湾那个弹丸之地的时候,许多黄埔师生都很难想象这个黄埔学生的模样。实际上,林彪那时候酷爱钻研军事理论,常常在地图和沙盘面前端坐凝思,有时甚至忘记了吃饭。
  
  1926年10月,由于北伐战争的需要,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提前毕业。林彪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二营七连作见习排长。叶挺独立团是北伐军中最为优秀的一支部队。这个团在广东肇庆成立,军官大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里面有许多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士兵大多是工人纠察队员和农民赤卫队员。叶挺对部队训练抓得很紧,官兵们特别能吃苦。他们从广州出发后,接连打了平江、醴陵、岳州、汀四桥等几个大胜仗,为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1926年9月,北伐军攻打武汉,独立团主攻武昌。北洋军阀吴佩孚的主力凭借坚固工事顽强抵抗。几经争夺,独立团伤亡惨重,不得不撤到郊区整训。林彪来到七连时,武汉战役已经结束,中央国民政府也从广州迁到了武汉。独立团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集训新兵。许多新兵觉得射击训练枯燥无味。林彪便向连长建议,用洋铁皮桶装满石灰作靶子,子弹击中时桶内会冒出一股石灰,增加了射击训练的趣味性,新兵的射击成绩一下子得到提高,连长十分高兴。12月,部队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林彪正式出任排长。1927年1月3日,武汉人民举行庆祝北伐战争胜利的游行,英国水兵在英租界附近开枪打死打伤游行群众多人,激起了武汉人民的愤怒。5日,林彪随同部队参加了30万武汉人民追悼死难烈士大会和反英大游行。会后,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英租界。国民革命军奉命戒备,随时准备反击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且说转眼之间春节将至,林彪忽然得到父亲病重,急盼相聚的讯息。林彪不由大急,立即向连长请假,马不停踢地赶回林家大湾。谁知回到家中一看,不由当场怔住:原来父亲安然无恙,一家人围着火炉谈笑风生,其乐融融。陈氏告诉他,父亲并未生病,只是借故催他回家完婚。林彪听后气呼呼地说:“那婚事是我不懂事的时侯你们替我包办的,如今你们替我退了吧!”林明卿一听这话急了:“退婚?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自古婚姻莫不如此。难道父母给你订婚错了不成?”林彪道:“现在都兴自由恋爱,婚姻得有感情!”林明卿大怒:“汪姑娘论家景、论人品,哪点赶不上你?人家订婚后苦苦等你十二年,退婚二字亏你说得出口!你若做下这等背信弃义之事,永远不要再进我这个家门!”陈氏与林庆佛慌忙劝说林彪完婚。林彪虽说是极有主见之人,此时竟也无计可施。细细想来,父母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为子女谋划婚姻何错之有?自己去报考军校时负气出走,此番怎能再忍心惹他们生气?无奈之下,只得答应完婚。当晚,林彪辗转难眠,焦急万分。
  
  次日,全家人欢天喜地的准备婚宴,林彪却睡的很晚才起床。中午时分,陈硕和儿时的几个小伙伴来看望林彪。几年不见,这些人全都长成了孔武有力的英俊少年。他们羡慕地望着一身戎装的林彪,央求林彪带他们参军。林彪灵机一动道:“带你们参军可以,但须得答应邦我一个大忙。”随即如此这般地低声吩咐一番。几个人听后大吃一惊,连声推说不行。林彪把脸一沉,低声喝道:“如此胆小怕事,还想当兵吃粮?”陈硕他们见林彪动怒,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大年初一那天,林彪将一身军装脱下交陈硕保管,自己换上绸缎长袍,骑上高头大马,高高兴兴地在众人簇拥下。敲锣打鼓地将汪静宜从回龙镇街上迎娶回家。洞房花烛夜,林彪让新娘子先去歇息,自己却秉烛夜读。那汪静宜比林彪大着三岁,日盼夜望做了新娘,满脑子情思涌动,无奈新郎迟迟不肯上床,只是碍于新娘子的羞涩不敢催促。良久,忽听窗外有人唤道:“育蓉,育蓉。”林彪漫不经心地应道:“谁呀?”门外一个男子声音道:“育蓉,你且出来,我与你说说当兵之事。”林彪若无其事地对汪静宜道:“我去去就来”。汪静宜假装睡着,只不吱声。林彪打开房门,站在院内朝着爹娘所住房间深深一个鞠躬,然后大踏步走了。汪静宜等了许久,不见声息,不由心中疑惑,悄悄起身往窗外一看,院里哪里还有半个人影?她半晌做声不得,转身倒在床上嘤嘤哭泣不止。第二天早上,汪静宜仍按新媳妇礼节向公婆请安,侍奉汤水。陈氏因问林彪何以不来,方知林彪又逃婚出走,两夫妇早又气得大骂不止。可怜汪静宜白白做了一夜新娘,竟此长守空房。林明卿夫妇甚觉过意不去,再三求汪姑娘另择人家结婚。汪静宜道:“我既进林家大门,便生是林家媳妇,死是林家鬼魂。育蓉要我,我便等他一世;育蓉不要我,我便为他侍奉父母一生。”林明卿无奈,又向亲家赔罪,央求汪家亲友百般劝说,汪静宜纵然以泪洗面,只是不改初衷。每日照常操持家务,孝敬公婆。夜深人静之时虽然想念林彪,到底无可奈何。
  
  且说林彪逃出家门,早有陈硕等人在外接应。一行人悄悄来至渡口,又有雇定船只在此等候。一行人乘船于浩浩大江中顺流而下,一路无话。次日下午抵达武昌,林彪领他们去城内转了一圈,然后去连部报名登记,参加新兵训练。不久,林彪升任七连连长,他叫陈硕作了勤务兵,负责连队军饷费用管理。4月12日晚上,七十三团党代表陈毅秘密召见几个是共产党员的营连长,告诉他们一个震骇人心的大事:国民党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在上海背叛革命,派兵捣毁总工会,收缴工人纠察队武器,宣布清除共产党,并到处搜捕共产党人。林彪一听,顿时热血沸腾,他急迫地问道:“我们怎么办?与蒋介石拼了吧!”陈毅道:“不要急,党中央正在与国民党中央和武汉国民政府交涉。总之,大家提高警惕。”第二天,国民党中央党部和武汉国民政府纷纷发表声明,谴责蒋介石违背孙中山三大政策,镇压工农,破坏国共合作,并宣布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林彪所在部队奉命开往河南继续攻打北洋军阀。林彪平日不苟言笑,但行军布阵十分在行,打仗的时候又总是冲锋在前,连里的官兵都十分敬重和佩服这个年轻的连长。不过,形式急转直下。在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之下,各地国民革命军将领纷纷投靠蒋介石,拒绝执行以汪精卫为首的中央党政命令。他们效仿蒋介石的办法,武力强迫解散工会和农会,捕杀共产党人。各地共产党人无法立足,只得逃往叶挺、贺龙、朱德等少数几支共产党掌握的部队。许多共产党人也叛变自首。到7月中旬,国民党中央党部和武汉国民政府也公开倒向蒋介石,宣布全面清共。至此,孙中山发起的第一次国内大革命以国共分裂结束,共产党组织遭到极大的破坏。
  
  7月中旬,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断然决定;将共产党掌握和控制的几支部队集中于南昌,进行反抗国民党的武装起义。7月30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党代表李勋硕与副师长周士弟以“野外训练”为由,将二十五师主力带出,摆脱师长李汉魂的控制。林彪随同部队从九江出发,赶往南昌参加起义。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等人组成的起义军总指挥部,领导起义部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南昌。二十五师于8月2日赶到南昌,参加了起义。南昌起义爆发后,蒋介石命令粤桂国民党军队八个师从南往北,汪精卫则命令国民党第三军、第九军从东、西一齐压向南昌,进行会剿。强敌压境,起义军总指挥部决定退出南昌,南下占领广东,靠近沿海建立根据地,利用海上交通,希望争取苏联援助。8月5日,起义军取道江西临川、会昌,准备向广东转移。刚至瑞金,即与国民党桂系部队遭遇。一场恶战之后,起义军继续向会昌方向退却。二十五师部队一直担任后卫,同尾追而来的敌军钱大钧部且战且走。9月18日,起义军经过辗转征战,终于到达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起义军总指挥部决定,由朱德、李勋硕、周士弟指挥二十五师及第九军军官教导团共3000余人扼守三河坝,掩护主力部队直趋沿海,组织发动潮汕起义。三河坝因梅江、汀江、梅潭河在这里汇合然后流向韩江而得名。这里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起义军在这里修筑工事,准备抵御国民党军队的进攻。10月1日,在会昌县城被起义军打败的钱大钧部经过补充和加强,又气势汹汹地赶到三河坝,向起义军发起猛功。激战两天,钱大钧部始终无法突破三河坝,但是,这时潮汕起义已经失败,南昌起义主力部队已被打散,周恩来等人下落不明。情况十分危急。朱德、李勋硕、周士弟等人商量,决定成立前敌委员会,由朱德任书记。起义军主动撤离三河坝。10月5日,部队到达广东省饶平县的茂芝,前敌委员会决定部队沿闽粤边界北上,然后再从江西边界翻山越岭进入湖南,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汇合,再图发展。
  
  林彪率领七连参加了南昌起义以来的历次战斗。战场上他沉着机智,勇敢杀敌。但下来后他与绝大多数官兵一样忧心忡忡。此时的国民党军队虽然派系林立,相互倾轧,为了争夺地盘和利益,不惜兵戎相见。但在对付共产党军队的态度上,他们却是异乎寻常的高度一致。两个月来,起义军每到一处,周围的国民党军队便蜂拥而至围追堵截。起义军不断地突围转移,处境险恶万分。部队伤亡严重,林彪从林家大湾带出来的几个儿时伙伴如今只剩下一个陈硕,整个连队也就七八十号人了。这时,逃跑已成为公开现象,有时甚至整班整排的逃跑,根本无法禁止。一天,表弟陈硕也带着全连的一百二十元饷银逃跑了。林彪气急败坏地向团部报告,团长黄浩声勃然大怒,喝令将林彪拖出去枪决,幸亏陈毅再三劝阻,林彪才幸免一死。那时侯,起义军所到之处国民党早已坚壁清野,部队筹粮筹款十分困难,常常饿着肚子行军作战。钱粮是起义军的命根子,林彪作为连长,用人不当自然错误极为严重,无怪乎黄浩声气得大发雷霆。
  
  10月下旬,部队到达江西会昌县筠门岭。朱德与李勋硕、周士弟商量:“目前我们与党失去了联系,这样东碰西撞,我心里不是滋味呀!”李勋硕也说:“应该尽快设法与党取得联系,行军作战才能心中有数。”周士弟建议把没有武器的人员疏散到当地,找地下党联系工作。朱德沉思一会儿说:“我看这样吧,第一、立即派毛泽覃只身前往湖南找寻毛泽东;第二、勋硕同志立即赶赴上海寻找党中央;第三、部队立即整训,坚决把南昌起义剩下的这支骨干部队保存下来。”周士弟表示赞成:“勋硕同志在上海工作多年,又与党中央有过联系,他去最合适。”李勋硕为难地说:“目前是部队最艰难的时刻,我一走你身上的担子太重,我看还是另派他人吧。”朱德拍着李勋硕肩膀说:“没有比寻找党更重要的任务了!勋硕同志,实际上你的担子最重。你走以后,陈毅同志接替你的职务。路上你一定要小心呀!”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排长以上干部会议,朱德谈了当前形势和打算,然后他坦言相告:“形势艰难而危险,但共产党并未杀光,毛泽东就在湖南打起革命的大旗。愿意继续革命的,跟我去找毛泽东;不愿意继续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七十三团党代表陈毅,七十四团参谋长王尔琢等人发言,坚决支持朱德的意见。经过整顿,官兵们重新燃起胜利的希望,部队继续向西前进。不久,周士弟也奉命离开部队。
  
  然而,疲劳、饥饿、疾病和险恶的战斗,将这支南昌起义部队折磨得精疲力竭,也使林彪的思想终于发生了动摇。一天,宿营后林彪和几个连排干部一起去找陈毅,他们都是黄埔四期生,林彪说:“现在部队一碰就会跨。不如分散了另外再搞。”他们一致要求陈毅带领他们到上海去找中央。陈毅坚决不肯,他说:“队伍不能散,散了只有束手就擒。再说我们并不孤立,从缴获的敌人报纸看,张太雷,叶剑英组织了广州起义,彭德怀组织了平江起义,贺龙两把菜刀又拉起了队伍。只要坚持,革命形势一定会好起来的。”大家都表示同意,林彪没吭声。第二天早上,林彪一人独自离队出走,但中午时分却又归队了。原来,他走到梅关附近,看见还乡团在四处搜捕起义军的零散人员。他明白:朱德、陈毅的话是对的。他来到团部,主动承认错误。陈毅也没给他处分,任叫他作七连连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