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线阅读 暂停/继续 加入书签
第一回 黄冈农家生奇子 乡村顽童捣寺庙

林彪,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容、育荣、尤勇、李进。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中组成反党集团,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话说万里长江起源于青藏高原,从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岭之间倾泻而出,然后收巴蜀、统云贵,总摄西南之水势以穿三峡。由此一泻千里,浩浩荡荡,日夜奔腾,注入东海。大江流域所至,浇沃出广袤肥沃的原野千里,形成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无数繁华都市。更兼汇集沿途山川灵气,孕育出无数英豪俊彦,演绎出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位于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自古便有“天下粮仓”的美誉,所谓“两湖熟,天下足”是也。座落在长江北岸的湖北省黄冈县,不仅以富庶名闻天下,而且人才荟萃,群星闪烁。宋代大文豪苏轼游历至此,流连忘返,在黄冈写下《大江东去》,《赤壁赋》等传唱千年的词赋名篇。至今黄冈境内东坡赤壁遗迹犹存,诱使游人凭吊不歇。至于那黄冈历代英豪,作者无暇赘述,但清末以来,便有陈潭秋、刘子通、林育南、林育英、包惠僧、张浩、王亚南、李四光、马哲民等现代中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和社会名流出身于黄冈。本书主人公林彪,这位中国现代史上的战争娇子,中共重要首脑,以及国民党元老林森,也是沿着黄冈县回龙镇林家大湾村的崎岖山道走出来的。

  
  一九0七年冬月初二,林彪在林家大湾村农民林明卿家中呱呱坠地。那林家大湾村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当初,林氏祖先由县内贾庙乡林家山迁来林家大湾居住,历经七八代之久,湾内有几户人家迁至对面新湾居住,并开有一个染铺,故新湾又称染铺湾。两湾之间仅隔一道田冲,村民早晚可见,鸡犬相闻。村中人丁俱系林氏子孙或姻亲,世代和睦相处。那林明卿自幼务农,本无举人秀才之类的功名,却因他家道殷实粗通文墨,更兼为人处事仁义厚道,村民皆尊称他为“先生”。此时林明卿已经三十七岁,膝下原有长子林庆佛,如今又添次子,心中不胜欣喜,便依着林家字辈,替次子取名育蓉。村民们见他又添丁壮,纷纷前来贺喜。林明卿便在育蓉满月之日杀猪宰羊,大宴村邻。这日午前,忽然走来一位游方道士化缘。村民们纷纷述说育蓉出生之时,村后白羊山忽然飞来喜鹊和许多不知名的雀鸟,皆道这孩子将来恐怕福大命贵前程无量。那道士见说,便携了两个好事的村民登上白云山,然后煞有介事地观察地理。只见这白羊山形神俱似一头山羊,相传系古代神羊坐化而成。山高不过300余米,不陡不险却气度不凡。虽是冬初季节,犹见树竹葱郁繁花尚存,更有几缕清泉潺潺而流,隐隐透出一股飘逸神韵。站在白羊山往西北方向望去,又见长江边一座巨峰突兀。那峰原名枣儿利岭,传说当年东海龙王曾将九条违反天条的小龙囚于岭中,声言“如欲返还东海,须待岭上铁树开花”。谁知千年以后岭上铁树果然开花,诸小龙终于得返东海。以后其中一条小龙因眷恋这峻秀雄伟的山岭,毅然返回岭中居住。从此枣儿利岭改名回龙岭,岭下小镇亦命名回龙镇。
  
  道士看罢地理,连声赞叹不已。遂与两位村民有说有笑,逶迤下山。回到林名卿家中,即命抱出育蓉相面。只见婴儿眉清目秀,骨骼清奇,神气充足,满面红光。道士叹道:“今日育蓉,他日淮阴也”。那淮阴侯韩信系汉高祖刘帮手下名将,辅佐刘帮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平定天下,是西汉开国名臣,后因谋反被吕后诛杀。林明卿并家中客人俱系山野村夫,哪里知道这等典故?于是再三央求道士指点迷津,那道士只是不说。众人无奈,招待过酒饭,也只得由他去了。随后村里人们便议论纷纷,有说育蓉长个通天鼻,耳朵里生有福气毛,天生是个贵人相的;也有说回龙岭应着白羊山,白虎赶白羊,所以生出个白虎星育蓉来的。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迷信,似这般牵强附会捕风捉影的传说比比皆是,不足为奇。林明卿本是个安份守己的乡绅,守着几十亩土地,十数间茅房,兼有数百亩山林,还经营着一个织布厂,家境颇为殷实;加上妻贤子孝,其乐融融,邻里相睦,甚为融洽。只是人们说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禁不住撩拨起心中子孙发达的企盼。一日,他特地赶到黄冈县城,找一个远近闻名的“活神仙”给育蓉算命。那“活神仙”眯着眼睛子丑寅卯地嘀咕了半天,然后摇头晃脑地对林明卿说:“少爷天生富贵,前程不可限量。但一生不可习武,习武则难躲血光之灾”。林明卿吓了一跳,千恩万谢感激“活神仙”指点。从此林明卿更加笃信儒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刻意为育蓉设计读书做官的人生道路。
  
  且说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晃眼间育蓉已达十岁。其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皇帝逊位,国号改为中华民国,实行共和。但林家大湾人最初感觉虽然剪掉脑后的辫子,但其他方面与革命前变化不大。随后几年,林家大湾的人们逐渐感到不安。原来,林家大湾距黄冈仅有数十里,到武汉也不过百余里。长江水运便捷,林氏祖先很早就学会了将本地盛产的棉花织成布匹,再运到武汉、南京、上海一带销售赚钱。林明卿家中织布厂此时也拥有织布机60余台,雇工多达80余人,分别从事纺纱、织布、漂洗、打包等工作。工人中男工、女工、童工都有,大多是从大别山区出来的贫困人口。为着销售布匹,林家大湾经常有人往返于武汉、南京、上海等大城市,除了赚回银钱外,还不断带回外面世界的各种讯息。因此20世纪初期的林家大湾,算得上是中国农村少有的开放和发达村庄。然而近几年来,外国资本势力不断沿着长江深入大陆内地,各种花色新颖、价格便宜的洋布充斥各地市场,使林家大湾的织布业逐渐走向衰落。自己的机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无法与洋人竞争,倒也无话可说。但林家大湾人对于洋人,毕竟有一种愤恨的底蕴。林明卿因为经商日渐艰难而感到忧虑,但对育蓉的成长却甚为满意。这孩子自幼天赋异禀,聪颖过人,十分讨人喜欢。闲暇之时,林明卿便教他识字,给他灌输做人的道理和光宗耀祖的思想。哪知育蓉识字甚快,但对林明卿讲的“温良恭俭让礼义仁智信”一类传统观念却丝毫不感兴趣,常常听着听着便呼呼入睡。林明卿因为孩子尚小,也不在意。育蓉幼时十分贪玩,身上常常带着竹木刀具、弓箭和弹弓鱼钩之类的玩具,喜欢下河沟捉鱼掏螃蟹,或者上山爬树掏鸟雀。母亲陈氏认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不必加以禁止。林明卿却从育蓉的玩耍方式中隐隐感到一种忧虑:这孩子将来是不可以习武的。于是,他对家人作出明确规定:家里不可存放兵器,也不准谈论军事,育蓉可以不做活路,但必须念书。后来,林明卿实在太忙,无力教育和管理育蓉,便与陈氏商量,将育蓉送进了湾里的私塾。
  
  林家大湾村有两项公共财产,一是兴隆寺庙宇,一是祠堂。因为村子离镇上较远,孩子们读书不甚方便,就将祠堂做了私塾学堂。私塾先生林子和并非饱学鸿儒,连秀才也未考取。但他为人善良,品行端正,深得村民们敬重。人们聘他为私塾教师,一则为孩子们启蒙,一则可怜他穷愁潦倒,有周济他谋生的意思。育蓉第一天走进学堂,虽然同学都是平时一起玩耍的村里小朋友,但毕竟气氛不同,甚感新鲜。他端端正正地坐着,眼睛一动不动地盯住先生。先生穿着一袭青布长衫,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年龄50开外,腰板有点佝偻。林子和非常严肃,不苟言笑,同学们都非常怕他。育蓉有林明卿平时的教育为基础,因此在学堂里进步最快。先生教识字,他认得最快,先生叫背书,他一字一板,错漏极少。先生经常表扬他,还常常在林明卿面前夸奖育蓉天生聪明,将来极有造化。但是有一天,育蓉去问先生耶酥是什么日子出生的时候,先生无法回答,便很不高兴地说:“异端邪说,不是你应该知道的!”育蓉下来对同学说:“先生明明不知道,却训斥我们不该过问”。先生知道后,狠狠地训斥了育蓉一通,还打了他一顿手板心。童年育蓉何以问及耶酥呢?原来他好奇心很重,记忆力特好,非常喜欢各种人物故事。五六岁时就常常缠着村里的老爷爷给他讲述民间故事,到七八岁就已把《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封神榜》中的许多人物故事熟记于心。10岁以后,他常常听大人们讲述义和团、八国联军和辛亥革命的故事,非常向往村外那个充满传奇的世界。
  
  放学以后的育蓉特别会玩。他把村里的孩子们召集起来,经常给他们讲故事,然后变换着花样带领他们进行各种游乐活动,并且用各自从家里带来的零食和玩具进行赌博。他们把人马分为两队,比赛翻墙、上房、跳远、爬树、摔跤等项目。育蓉最拿手的绝活是摔跤和爬树。摔跤的时候,育蓉个子虽小,力气不大,但他肯动脑筋,手脚灵活,往往瞧准弱点出其不意地将对手摔倒地上。爬树时,几丈高的大树他会“嗖嗖嗖”地窜了上去,然后得意地在枝桠间摇来晃去。在各种游玩比赛当中,育蓉赢的东西最多,但他总是大方地散给大家。因此,在林家大湾,他是天生的猴精,娃娃堆中的王爷。林明卿和其他家长看他念书成绩好,也领着孩子们玩得很有意思,谁也没有干涉过他们。但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情,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于育蓉的看法。
  
  有一天,育蓉在田里捉了条水蛇,用草绳绑在竹棍上,一路蹦跳着回家。忽然间,他想起家里那些女工怕蛇,拿去吓她们肯定好玩。于是,他把水蛇高举过头,冲进倒筒车间,将蛇在女工们面前乱晃,并且得意地叫:“蛇、蛇,水蛇咬你们”!女工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扔掉手中的活儿就跑,边跑边大声惊呼。林明卿闻讯赶来,女工们纷纷向他告状。他看见小儿子的恶作剧顿时火起,上前一把楸住育蓉的耳朵,破口大骂起来:“你这个调皮捣蛋的狗东西,竟然干出这种坏事。看老子今天不揍死你才怪!”说罢,他“啪、啪”给了育蓉两记耳光,又狠狠地踢了育蓉几脚。育蓉疼得“哎哟、哎哟”叫苦连天。女工们急忙上前劝解,林明卿正在气头上,哪里肯松手,反而使劲拎了育蓉耳朵两把,育蓉疼得脸色惨白,尖厉地叫喊起来。一位女工连忙上前将林明卿的手掰开,把育蓉拉到自己身后,劝道:“林四叔,他还是个孩子,总归算是不懂事。你教训教训他也就算了吧!倘若下手重了,伤到哪儿如何是好?”林明卿虽然余怒未消,这时也只得罢手,恨恨地出去了。女工们虽然受了惊吓,但见育蓉被打得可怜,加上这孩子平时天真无邪,乖巧伶俐,这时早就原谅了他,反而慢慢地劝导育蓉,哄他止住了哭泣。
  
  兴隆寺坐落在白羊山脚下,紧挨着私塾。寺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小和尚与育蓉的年龄相仿。育蓉没上课的时候爱找小和尚玩耍。也经常向老和尚问这问那。有一天,育蓉指着小和尚问老和尚道:“他是你同尼姑生的儿子吗”?老和尚气得浑身发抖,直骂他是“怪伢”,并用扫帚一路追打到育蓉家中。林明卿平时常去寺里烧香,与老和尚十分要好。不料育蓉竟去寺里胡言乱语,没来由得罪了老和尚,也气得两眼冒火。他把育蓉关在屋里痛打了一顿,并再三向老和尚赔礼道歉。那天晚上,陈氏流着眼泪对育蓉说:“儿呀,你已经是读书之人了,怎么可以去寺里说那种混话”?育蓉道:“我只不过随便问问,是便是,不是也就罢了,也闯了祸了”?陈氏见他糊涂,又好气又好笑,便道:“和尚和尼姑都是不可以结婚,也不可以生儿育女的”。育蓉吃惊道:“那么小和尚是从哪里来的?”陈氏道:“小和尚是平常人家生的。或者因为家里太穷,就到寺里出家来做和尚的。”育蓉这才明白。原来,育蓉平日专心读书和玩耍,对于人世间的许多平常事从来不曾留心,以致后来成了将军,一些生活琐事尚且不能自理,被人戏称为“白痴将军”。当下育蓉虽然心下已经明白,到底对老和尚耿耿于怀。不久,老和尚带着小和尚去白羊山砍柴去了。育蓉便叫表弟陈硕将几个小伙伴找来,然后对他们说:“这寺里和尚一不耕田二不经商,他们吃的用的,全是湾里人送给菩萨的。要没了菩萨,谁还肯送东西到寺里?况且,这天底下的神仙多的是,中国人敬的是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印度人敬的是佛祖,西方人敬的却是救世主耶稣,他们何曾在这世界上显过灵、管过事?我们今天干脆把这寺里的菩萨砸了吧!”几个小伙伴平时对他言听计从,此刻更是一致赞成。他们各自回家找来棍棒锄头,一声不响地冲进寺里乱砸乱打。完事后,育蓉吩咐大家严守秘密,然后若无其事地四散走了。和尚们回到庙里,看见几个大菩萨被人推倒地上砸得粉碎,小菩萨则被人丢进门前的水塘里。老和尚气得捶胸顿脚,立即派小和尚去找村长。村长林文卿赶来一看,也吓得手忙脚乱,慌忙派人去四处追查。育蓉他们佯装不知,惟独陈硕年龄最小,经不住大人的盘问和恐吓,只得将事情来龙去脉全部讲了出来。顿时,村里一片哗然。人们说:“育蓉这小子原来是个祸根。如今砸了菩萨,要是菩萨怪罪起来,降下灾厄,全村恐怕都得遭殃。”林明卿知道后怒不可遏,他叫林庆佛将育蓉找来,然后将育蓉捆在板凳上,狠狠地用棍棒乱打。陈氏在旁又气又急,却也不敢上前劝阻,只在旁边流泪哭泣。林庆佛慌忙找来林育英等几个叔伯弟兄,大家一齐跪着为育蓉苦苦求情。林明卿哪里肯依,继续狠打,直到育蓉被打的皮开肉绽昏死过去。
  
  事后,林明卿掏钱给兴隆寺重塑了菩萨,还带着一家大小上兴隆寺烧香请罪,祈求菩萨原谅育蓉的顽劣无知,千万不要降罪于林家大湾,保证育蓉以后再也不胡作非为。回到家中,林明卿吩咐全家对育蓉严加管束,除上学外一律不准他出门。在私塾里,先生板着面孔训斥育蓉:“你这样不敬尊长,不畏神明,长大了不犯十恶不赦大罪就谢天谢地,还会有什么出息?”村里的人们一反过去对他的钟爱,改用畏惧、鄙夷的目光看他,并且严禁孩子们与他往来。没有了伙伴,没有了玩乐,少年育蓉感到苦闷、无聊甚至愤懑。他开始逃学,常常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田野里逛荡,趁着人们不注意的时候拔掉地里的庄稼或放干池塘里的水。有时候,他还会无缘无故地惹事生非,把私塾里的小伙伴打得鼻青脸肿。为此,他又挨过父亲几回痛打。十一二岁的育蓉,逐渐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冷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